茂名网讯7月28日上午,“广东省博贺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大竹洲)项目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茂名滨海新区举行,广东海洋大学、茂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领导、专家、嘉宾及渔民代表齐聚,助力海洋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依据相关政策,由茂名市气象局牵头主办,旨在落实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义务,减轻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苗种由茂名滨海新区新养水产有限公司提供,渔业主管部门统筹组织、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等领域专家现场监测,确保工作规范。当天在放鸡岛附近海域放流105万尾全长5厘米以上的黑鲷。主办方呼吁渔民不在放流海域破坏性作业,共同养护资源。
活动现场,茂名市气象局局长介绍了项目背景与意义,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技术监管代表致辞,验收专家组长宣读了验收结果,随后众人参与苗种转运和放流。
市气象局相关领导称,此次活动针对2023年国债项目——为大竹洲岛铺设海底电缆工程,该工程分两段共8公里,因对海洋生态有影响,故开展增殖放流进行生态补偿,增加鱼苗可丰富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态。
据专家介绍,此次放流进行了鱼类标志放流以评估效果,通过标志鱼回捕可了解其时间、地点及增长情况,每条鱼有批次和联系方式,还有10至20元不等的奖励。这样为今后增殖放流的科学开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参考。
此次活动是我市履行生态责任、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各方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守护茂名海洋家园,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也为未来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月华 通讯员 于晋秋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