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新闻

​防控基孔肯雅热 茂名各部门在行动

茂名网讯 随着近期气温升高、降雨频繁,蚊虫进入繁殖活跃期,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上升。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蚊—人”,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潜伏期为1—12天,3—7天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

茂名当前防蚊灭蚊情况如何?

为有效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茂名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驱蚊灭蚊行动,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我市已启动相应工作机制,有效联动推动虫媒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市相关部门已派出现场指导组、专家组分赴两区三县,调研我市基孔肯雅热防控情况,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7月26-27日,全市集中开展了一次以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建筑工地、村(社区)、居民小区积极响应,全市112个镇(街道)纷纷跟进,大搞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积水,防蚊灭蚊。据了解,市爱卫办将在7月30日至8月9日,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防蚊灭蚊防控蚊媒传染病”主题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全面清除蚊虫孳生源头,科学灭蚊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当前,我市各基层单位正积极响应省、市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动员号召各级党组织,安排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此外,各社区、街道志愿联动者开展灭蚊消杀行动,在房前屋后、垃圾投放点等蚊虫密集区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运杂物,对各类下水道口、绿化带喷洒灭蚊药剂,并通过入户走访、派发单张等方式提升群众防控意识,形成“全民动手、共防共治”氛围。

医院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7月30日,记者从茂名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依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要求,全方位做好监测预警、蚊虫消杀、健康宣教、落实预防措施等各项工作。

“我们的医护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不断强化对基孔肯雅热的识别诊断、重症病例救治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实现‘精准流调、规范隔离、科学救治’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茂名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宝华说道。

记者了解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是24小时值守的,重点筛查蚊媒接触史及疫区旅居史患者。连日来,该院发热门诊的患者数量没有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发烧、关节疼痛等症状的所需用药,如退烧药、止痛药、关节炎症的抗炎药等相关药品,医院储备充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治疗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市民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药炎退热,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退热。

市民疑似感染应如何就医?

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人群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全人群易感,其中,老年人、孕妇、新生儿等重点人群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耀才说,“所有人都要做好防护,如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有发热或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的市民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就医时,需要先在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如碰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的群众,医护人员会具体指引、陪同他们前往发热门诊由医生作进一步检查诊断。”该院门诊护士长罗艳说道。

据了解,通过抽血检测可以初步确认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热,目前,茂名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已畅通了绿色通道,确保有疑似症状检验需求的患者能够尽快取得检测结果。如确诊感染,患者需要住院隔离。

李耀才主任表示,“感染科作为收治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专科,隔离病房均已安装严密的防蚊门帘,配备了灭蚊设施及用品。专科已配备充足人力进行有序调度,保障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收治,同时也会为这部分患者提供留院便民服务。”

市民应如何做好防护?

基孔肯雅热在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是通过伊蚊(花斑蚊)来传播的。没有蚊子叮咬就不会得基孔肯雅热。携带病毒的蚊虫,它们叮人以后,人就被感染了,病毒在人体内又会复制,一般会经过3-7天人就发病了,出现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

基孔肯雅热经伊蚊传播,而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的传播。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在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茂名市疾控中心(卫监所)流行病科副主任医师林建玲说道。

·清积水,市民应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花盆托盘、水养植物的容器、杂物、塑料垃圾、树洞竹筒等积水。

·灭蚊虫,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市民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气雾罐等化学方式灭蚊。

·防叮咬,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有效隔绝蚊虫。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或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伊蚊活动高峰一般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时间。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欧梦霞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