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胥浦河畔

■梁宗铭

在南京与扬州主城区之间有一座城市名唤仪征,古老的胥浦河从仪征城缓缓穿流而过,这条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河流为这座江南工业重镇描染上了四季常青的自然色彩。

这些年来,为求学,为工作,我已习惯于南来北往。这次在仪征小住,有机会接触到我素未谋面的胥浦河。初次听说胥浦河这个名字时,我的脑中产生了无限联想。置身于吴中大地,这个“胥”字既熟悉又神奇。待翻过文献后,我的想法得到了验证:胥浦河名字的来由确与春秋名人伍子胥相关,胥浦河的“胥”指的便是伍子胥。“浦”字本义为水边,在汉语中,水上的“浦”与陆上的“关”相对应,是离乡远行的始发地,是与故友惜别的留恋处;纳兰性德送友别离时曾写过“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他将离愁别恨撒在了阔别故人的浦口。“身负深仇志未休,奔吴沥胆展奇谋”,而身怀家仇国恨的伍子胥便是在楚军的追赶下由宋渡河入吴,从此为这条河留下了胥浦河这一极具深意的名字,之后胥浦河与渔丈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由此让人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精妙,仅用短短二字便在一条河上埋藏下一段传奇故事,让胥浦河两岸风貌成了源远流长的苏南文化中独具风采的一腔风情。

“仪真来往几经秋,风物淮南第一州。”地处两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仪征自有一段深远的历史,汉时置县,宋时得名仪真,清时定名仪征,即便今日的城市容颜已被涂满了工业色彩,但散落城中各处的古迹依旧在执着地向人们诉说着本地的变迁历程。“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东槛清波澈,南窗皎月明”,在城东处有一澄虚阁,据载曾为曹寅主政地方时主持修缮;阁下有一东坡榭,相传曾是苏轼晚年路过歇脚处。此外的扬子公园和白沙公园等园林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规制布局皆具前代情调。“伍相祠高百尺楼,屯田遗墓也千秋”,然而所有古迹中,唯有胥浦河承载了最厚重、最浓烈的历史篇章。伍子胥从此渡河入吴后,直奔吴国故都即位于今日无锡的梅里,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并主持修建了吴国新都姑苏城。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军破楚攻越,成就了吴国霸业的同时也报了楚王室的灭门之仇。这条在伍子胥被楚王追杀时为伍子胥屏退了楚军追击的胥浦河,也由此成了伍子胥兴吴的宝地。在中原诸国厮杀正酣时,胥浦河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吴地的契机;偏安一隅的吴人抓住了机会,在大争之际中为吴越文化在中华文明中赢得一袭主流之地。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伍子胥之于胥浦河终是过客,而我今天却久久停驻在胥浦河畔。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水清岸绿,生态环保”的胥浦河旧貌换新颜,胥浦河东岸有一大型体育场,里面的网球场目前是我工作的地方。如今各类时兴的体育运动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广泛开展,其中以网球运动最为典型。城中各处网球场时时刻刻布满了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网球手的身影。在这其中成长起来的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入选中国网球国家队,成了当地人挂在嘴边的骄傲。优越的地理区位、朴实的小城风情和广泛的运动参与造就了当地人朴实热情的群体性格,这是吸引我在此驻足的重要原因。每夜下班后,当我沿着胥浦河畔返回住所,月色布泽下的胥浦河面跃动的粼粼波光便幻化成了那段春秋战国的烽火画面:伍子胥身后追兵的杀声惊天动地,吴楚战场的铁马金戈,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直到河岸的凉风将我拉回现实,并让我真切地感知到刚才脑海里那些激荡的演绎和眼前的宁静竟都发生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巨大的反差与撕裂感让我在无数次沉溺于历史遗韵中不禁感慨岁月的神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胥浦河已经没有了战火带来的哀嚎与喧嚣,平静的绿波在千年的流逝中早已涤净了征伐年代的血雨腥风,如今的胥浦河畔成为一片芳草萋萋、晚风习习的休闲场所。在河边的凉亭里,每日午后便有一群老人在自得其乐地打牌下棋,谈古论今;在河东岸的网球场上,每到落日时分便响起清脆的击球声和庆祝比赛胜利的欢呼声。人们总是用最文明的竞技方式在享受着博弈的乐趣的同时,又营造了一方热土的和平与安宁。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如今中华大地国富而民强,我们正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细细想来,若是在吴越争霸的风云诡谲中被冤杀的伍子胥的眼睛真的被挂在了姑苏城墙上,当他看到今天的胥浦河畔,应该会含笑九泉了吧。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