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家庭助廉作用,日前,高州市潭头镇以聚焦“家庭助廉”为主题,召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家属廉洁家风建设座谈会。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风格,它不但关系着家族兴衰,也与社会风尚有着很大关系。诸如孔子诗礼传家的教育、司马光简朴的家风、包拯戒贪的家法,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子孙,也影响着社会风尚,为当时及后世称道。足见,“家”对于每一个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
用好家风涵养好社会新风尚。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家风反映一个家庭的立身做人原则,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缩影。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则之间的关系丝丝相扣、环环相连。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指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生活节俭来培养美德。管住家人、管住微小、管住亲近等,用好家风熏陶好作风,让好家庭与好风气相得益彰,是对家庭圆满的最大保护。
家庭既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处。守好家,是守好人生指路的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键所在。党员干部带头在重视家风建设中,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做到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以良好的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就会让社会诠释最好“家”的模样,需要通过不断地“矫正”以“纠偏”,来发挥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当然,作为党员干部的家属,如果不能当好“助廉员”,不能监督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家人守好底线、不越红线;不能在家吹好“廉政风”、念好“紧箍咒”、做好“廉内助”,当一名合格的家庭“纪委书记”,那么,家庭的“后门”没关严、没关好,便可能导致家人的人生轨迹中途改道或是戛然而止,影响政治生命、和睦家庭,所谓“家风不正,祸患不远”。
家风清正引领社会好风气。党员干部的家风,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守正好家风强党风,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加强自律,纪检监查部门和广大民众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构筑起家风“防火墙”,定能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好向善。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