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携手护航成长路 全城共育“好心苗”

时评6.jpg

杜燕盛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年来,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活动开展丰富有效,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体制机制方面更加完善。我市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实现工作高位推动,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思想引领方面成果丰硕。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众多青少年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熏陶,坚定了理想信念,培养了爱国情怀和良好品德。我市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成为了未成年人身边的榜样,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关工委组织的“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开展党史国史、红色文化宣讲,为青少年铸牢了“根”与“魂”。品牌活动方面极具茂名地方特色。“好心家风润童心”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带动众多家庭参与家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家教家风氛围,促进了家庭文明建设。“好心校园”品牌将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和活动中,引导青少年怀好心、做好人、办好事,塑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流动青少年宫”品牌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校外教育资源,丰富了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好心护蕾”品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这些品牌活动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还成了茂名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亮丽名片。阵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小学校100%参与文明校园创建,打造了众多特色阵地,如“好心广场”“好心长廊”“好心书院”等,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社区家长学校实现市辖区全覆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同时,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并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协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完善,各方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学校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家庭积极履行教育责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志愿服务。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如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凝聚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我市相关工作近年来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对新时代的更高要求,我们仍需保持清醒头脑,从实际成效出发,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充分利用茂名丰富的文化资源,持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好心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爱服务,同时,关注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素养教育和引导。学校要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持续加大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监管,深入推进网络专项治理,规范各类场所的经营行为,同时,创作更多优秀的少儿文化产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茂名高质量发展和“好心茂名”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精神动力,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