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化州

化州加速推进省际边界镇村建设

多维构建“粤桂边界风貌走廊”

宝圩客厅。

宝圩镇。


茂名网讯 走进化州宝圩镇大塘村,省道旁丝苗米与毛豆轮作的田野绿意葱茏。依托“垦造水田+土地流转”模式,这片230亩土地被广东企业规模化运营,通过科学轮作,年产出优质丝苗米48万斤、毛豆30万斤,产品远销湾区,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百万元。而这,仅仅是化州加快“粤桂边界风貌走廊”建设的其中一抹亮色。

近年来,化州市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立足省际边界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环境整治为基、特色产业为核、绿美生态为魂,一体化推进省际边界镇村建设。

宝圩镇:边界小镇的“颜值”与“产值”双跃升

地处两广门户的宝圩镇,锚定“两广窗口、南药宝圩”发展定位,重拳出击,实现“颜值”与“产值”双提升。通过网格包片制压实责任,干部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拆除圩镇入口通道沿线乱搭乱建22处;精心打造融入本地橘红元素的边界标识3处和集文化展示、特色展销于一体的省际边界“会客厅”,多形式讲好粤桂边界“宝圩故事”。从国道到街巷,87栋建筑外立面焕发岭南新韵,2900平方米统一岭南风店招与缤纷花箱点亮街景,罗江河畔3000平方米滨河公园串起诗意生活,“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同时,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了毛豆-丝苗米轮作3000多亩、香蕉3000多亩、沉香橘红7000多亩等特色农业集群。通过推行“垦造水田+土地流转”及深化“公司+集体+农民”合作机制,有效带动了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平定镇:“中国化橘红第一镇”的华丽蝶变

作为“中国化橘红第一镇”,平定镇巧妙将这一金字招牌融入美丽圩镇建设肌理,打造兼具产业特色与文化底蕴的活力圩镇。圩镇入口处标识鲜明,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统一美化提升,一幅幅展现化橘红文化的精美墙绘跃然墙上,成为这个“粤桂边贸重镇”的独特风景线。昔日的“破烂路”已被平整的沥青路面取代,清晰划设的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整齐美观的店招与行道树共同勾勒出这条规范、协调、产业文化浓厚的示范主街。夕阳下,一河两岸绿意盎然,一条古朴的风雨廊桥横跨罗江上,桥下是设施齐全的生态小公园——人行绿道、健身器材和休憩凉亭一应俱全,是居民拥抱自然、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蓬勃的生活气息在绿水青山间流淌。

协同推进:绿美生态与共建共治理念深植边界

文楼镇深度融合岭南特色与“山水文楼”元素,全力打造粤桂门户,并以75%森林覆盖率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播扬镇圩背岭230亩生态休闲公园如绿毯铺展,2公里“两河四岸”碧道串联起生态绿廊。中垌镇发挥农业类专业镇优势,种植荔枝5万亩、化橘红2.4万亩,辖下那梨村八百亩沉香产业基地与百年古榕、红色革命旧址共同构成其独特边界景观。

化州市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群众性绿美共建活动。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5个边界镇累计植树约7.6万株,绿化长度约285公里,“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常态。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通讯员 杨礼圣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