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露天电影印记

■黄景隆

露天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影剧院,露天放的电影。

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在我国广大乡村,露天电影相当盛行。那时候,村里黑白电视机都很少,所以,露天电影是当时主要的文娱节目。每逢元宵节,各村庄的年例,或者喜庆之事,乡村里都在露天晒场放映电影。

我记忆中,那时候放映的露天电影多是革命题材,诸如《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董存瑞》《高山下的花环》等红色经典电影,再有《西游记》《刘三姐》等老少咸宜的电影,再后来,有《少林寺》《霍元甲》《陈真》《浪子燕青》《新龙门客栈》等经典武侠电影。

小时候,村里放电影,我和小伙伴们一定去观影;邻村放电影,我们也三五成群去观看。

《地道战》《地雷战》等红色经典电影,对我们那个时代的影响很大,大家对革命前辈、战斗英雄非常崇拜,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男青年向往部队,希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很多女青年,也以能够嫁给解放军官兵为荣。

《少林寺》《霍元甲》这些武侠电影激发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村中更是曾经涌起一股习武热潮。乡下多个村庄成立了武术队、醒狮队,也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位于化州市林尘镇的一间电影博物馆。这是当过多年露天电影放映员的吴庆志在家乡建起的电影博物馆,收集了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和九十年代的1000多件旧电影胶片、杂志等,保存了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一个个老电影放映员,用心用情用力地用“时光机”守护红色电影文化资源,重现旧日影音印记。他们不辞辛苦,投入巨资,在林尘镇白沙棠美村打造了一个集教育、观赏、休闲为一体的电影文化博物馆,用几十台珍贵的放映机和电影胶片、电影杂志等藏品展现中国电影文化发展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露天电影早已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新时代的年轻人想看电影,仅需到电影院买张票,或者在电脑前敲敲键盘,又或者点点手机屏幕,轻松简单。但在数字电影还未普及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看电影在农村,甚至在城市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露天电影,对于新一代青少年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不易理解的。像农耕博物馆,可以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并勾起浓浓的乡愁。而电影博物馆,则用时光机,珍藏了那段美好的时光,也勾起那个时代人们的特别记忆,让人忆起浓浓的乡愁。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