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电白

搭建“说事”平台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

广东茂名电白区人大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纪实

茂名网讯 茂名电白区管辖19个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152多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茂名市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重要城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电白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探索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引导村(居)民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说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解决问题,走出一条“人大统筹协调、村(社区)搭台、群众说事、代表监督推动落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子。

人大统筹

“村(居)民说事”有了新常态

“‘村(居)民说事’在电白区开展得比较早,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约束机制,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或涉及多个部门的事情往往没人牵头无法推动解决,群众‘说事’热情不高。去年,区委把这一课题交给区人大常委会之后,我们立即行动、制定方案,将全区五级人大代表网格化安排到各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参与‘说事’。由于有了人大代表的实时监督及其背后两级人大的统筹协调和督办,‘说事’涉及事项得到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办理质效非常高,一些一时半刻办不了的事情也能及时给予回应,群众参与‘说事’的积极性很高。”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制定了《电白区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由区委办公室转发各镇(街道)、区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方案》明确规定:“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由区人大常委会统筹协调,区有关部门按职责协作配合,镇(街道)人大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督促指导,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小组)搭台,群众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医疗教育提升、绿美生态建设、矛盾纠纷处置等身边事开展“说事”。村(社区)原则上每两周开展一次“说事”活动,村(居)民小组原则上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说事”活动,场地就设在群众家门口、街头巷尾、榕树底下,一个记录本、几张小板凳,一切以方便群众“说事”为宜。

有的镇(街道)还针对本地外出工作经商村民较多的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的办法,邀请外出打工的村民通过微信群视频连线会议现场同步参会。

截至目前,电白区“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已实现全覆盖,“有事好商量、事事能商量”已经成为该区村(居)民群众议事的新常态。

发挥代表作用

“短平快准”解决群众诉求

如何才能做到“短平快准”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电白区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和熟悉国家政策的优势,当好说事“调解员”“监督员”,区、镇(街道)两级人大在背后加强协调和督办,推动问题解决。

坡心镇排河、盐仓村两村在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中,有群众反映当地大面积的撂荒地无人耕种,一直荒废太可惜,提议将撂荒地外包给专业公司种植甘薯和西瓜,既解决撂荒地整治又增加群众收入。镇人大代表将这个建议提交给坡心镇后,镇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人员联系专业种植公司,由村委会做好相关协调工作,顺利解决了撂荒地复耕问题。

水东街道新湖街社区在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中,有居民反映社区内有一条道路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其不便。“说事”结束后,区人大代表实地勘查并迅速形成代表建议,及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经过多方努力,顺利完成了道路维修改造,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难题。

霞洞镇马路头村在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中,村干部反映村中有一起长达10年未能妥善化解的五兄弟宅基地纠纷问题,祖传宅基地划分不平衡,有的兄弟存在多占现象,村干部虽然多次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明显,希望大家一起想办法、做思想工作妥善化解。镇人大代表迅速介入,走访了五兄弟,多次面对面与五兄弟沟通,向五兄弟宣传解释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原则以及面积标准规定,开展法制教育,同时以“分家不分情”劝解,缓和他们之间多年的对立情绪,建议他们平均分配基础面积,超出部分协商补偿。经逐一深入开展思想工作和调解,五兄弟最终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至此圆满解决一起长达10年的历史纠纷。

陈村街道在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中,有群众反映村民家禽散养和鸡舍乱搭乱建的问题,与美丽乡村文明建设极不协调。参与“说事”活动的人大代表迅速将这一问题反映给陈村街道办。经陈村街道办和村委会商议,决定由街道办与村委统一为村民定制一批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的鸡舍,有效解决了家禽散养和鸡舍乱搭乱建带来的村容卫生顽疾,群众拍手称快。

……

对于“说事”中的重大、重要事项,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人大+村(居)民说事”代表建议办理机制,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副主任牵头督办、区政府领导领办,确保村(居)民“说事”事项事事办实、办出成效。

截至目前,电白区累计开展“说事”活动8万余场、参与群众超70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2万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8万件。

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党委政府的“好帮手”

“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同时也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开展“说事”活动不仅激活了基层治理“感应末梢”,更是架起了一座一座连接党委政府与民众的“连心桥”。

坡心镇牛六架村是茂名新城“一横四纵”项目建设的重要节点。在“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上,六架村村民对项目征拆工作充满担忧和不安:“补偿标准怎么定,会不会不公平?”“拆迁后安置房什么时候能建好,位置在哪,配套设施怎么样?”为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参与“说事”的人大代表主动走访政府相关部门,把征拆补偿的每一个条款、安置规划的每一个细节,都研究透彻,提前做足了“硬功课”。在“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上,对村民提出的疑问,代表和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都一一接招,耐心解答,不回避、不含糊,一笔一笔都算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对群众未来的“新家”,相关部门更是亮出了“法宝”——精心准备的安置区规划图、设计效果图,他们指着图纸上的线条和色彩,向群众详细描绘着未来家园的模样——选址、规划、设计、优势及周边配套设施等,将惴惴不安的担忧转化成了可触可感的希望。政策讲透了,道理说通了,蓝图看清了,村民的心结也就解开了,最终达成了共识。

电白区和高新区计划在七迳镇山岚、东山村委会辖区内建设华南钛谷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需七迳镇政府协助征地1580.7亩。在“人大+村(居)民说事”中,镇人大代表、四级调研员李茂鹏充分发挥熟悉政策和群众信任的优势,用最朴实的本土方言,面对面为被征地村民详细讲解征地政策法规、补偿标准计算方式等内容,当好政策的“翻译官”,现场答疑解惑,耐心消除被征地村民们心中的顾虑;镇人大代表,镇委副书记、镇长吴学文还通过视频播放方式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效果图,让被征地村民更全面、直观地了解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赢得了被征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在征地补偿款分配环节,镇人大代表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全程参与各村征地补偿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方案制定和实施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切实维护每一位被征地村民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七迳镇已顺利完成华南钛谷、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1123.225亩的征地工作任务。

黄岭镇南清村在推动典型村(第一期)建设、打造“云上南清”农文旅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人大+村(居)民说事”作用逐一破解发展难题。在景区停车场和天鹅湖建设初期,该项目所需土地涉及的50户村民中,有35户投出了“反对票”:“没了地,我们吃啥喝啥?”“万一发展不起来,饭都没得吃!”为消除群众疑虑,镇人大代表主动当好“调解员”。他们带着详细的规划图纸,走进了村民的家中,不厌其烦地解释土地集约利用后的长远图景:景区能带来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能增加多少收入?1场、2场、3场……整整12场夜话下来,方案在充分的沟通中不断完善,清晰、公平的收益分红机制也愈加明确地摆在了村民眼前。变化发生了——村民之前的“甩脸子”变为了“递凳子”,态度也从“坚决抗拒”到“真心支持”,最终实现了土地集约与就业增收的“双赢”。同样,在推进民宿建设工作初期,村民签约的意愿并不高:“房子租出去,产权会不会说不清?”“经营亏了本,责任谁来担?”“我们不懂经营,搞砸了怎么办?”人大代表再次行动起来“上门夜访”。半个月内,代表们叩开了56户村民的家门,真心实意“问需于民”,摸清了产权风险、赔偿责任、经营保障这三大核心“心病”,并对症下药开出了方子:成立强村富民公司,统一运营管理,专业人干专业事;同步引入法律顾问,为合同把关,明晰权责,保障房屋产权和利益分红,解除后顾之忧。村民从“观望”转为“参与”,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农房变客房。如今,南清村已成为电白区乃至粤西地区知名旅游新景点,每天前往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琅西村位于电白区沙琅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为将该村打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镇人大代表、沙琅镇琅西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惠斌积极组织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打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行动上来。在蓝惠斌的带领下,该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在区、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沉香文化、豆豉技艺等非遗资源以及优美环境,打造了36个“绿美庭院”示范点,种植62棵幸福树形成特色景观,成功打造和持续巩固集研学体验、生态观光、乡村民宿于一体的文旅路线,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去年底,该村获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为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提供了新平台,问题在说事中解决、矛盾在说事中化解、民心在说事中凝聚,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说事、解事、成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茂名日报社通讯员叶秀良 黄景余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