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热点

银沙碧海皆诗意

文旅融合出圈更出彩

北海市银海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北海悦色民宿

银滩景区

侨港风情街

直升机业态

2024“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

北海大麓青年音乐节

侨港小镇

广旅冠岭港湾休闲游艇码头

三千银河国际营地

北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白桦 通讯员 吴 莲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银滩,“潮”广场的雕塑与国际码头的游船同时苏醒;侨港镇籺街的谷篓和渔港一船船生鲜唤来游人如织;五星级大酒店的自助早餐和街头巷尾的猪脚牛腩粉燃起人间烟火——这是北海市银海区常见的活力图景。这里有被《中国国家地理》赞誉的“天下第一滩”银滩,有国内罕见的城市红树林生态屏障,更有将南珠文化、疍家民俗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从银基冰雪世界里的盛夏飘雪,到侨港风情街的夜市烟火;从直升机俯瞰的蔚蓝海岸线,到疍家小镇里的“候鸟”康养群落——银海区正以“海洋+”“科技+”“文化+”的多元融合,打破“滨海旅游=阳光沙滩”的传统想象,不断刷新八方来客对滨海风情的想象上限。2024年,银海区各大景区全面盛放,仅仅一个侨港镇就以1200万人次的游客量、近20亿元的旅游收入,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奇迹。

锚定滨海特色 构建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

银海区依托“天下第一滩”银滩、金海湾红树林等稀缺滨海资源,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文化赋能为内核,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文旅产业集群。

银海区以19个总投资702亿元的文旅重大项目为抓手,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其中,银滩“6+N”项目投资27亿元完成升级改造,不仅摘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桂冠,更入选“中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2024年连续入选全国十大旅游热门景点。作为广西头号文旅项目,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实现“水世界开业、冰雪世界试运营”的双突破;银滩高星级酒店群则吸引“皇冠”“喜来登”“万豪”等国际品牌扎堆落地,洲际华邑等相继投入运营,高端客房总量突破2000间,形成北部湾沿海最密集的高端住宿矩阵,精准匹配消费升级需求。

银海区科学组合文化IP 赋能品牌破圈,利用节庆活动引爆市场深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地域特色,打造“广西三月三”“龙舟节”“开海习俗”等民俗IP,同步承接广西“魅力北部湾”群众文化活动、餐饮文化周等省级赛事。2024 年全区接待游客2294.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6.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78%、29.55%,创历史新高。其中侨港镇依托“广西旅游休闲街区”“十佳美食夜市”品牌,与侨港风情街联动发展,2024年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0亿元,成为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典范。

北海市出台广西首部民宿管理法规《北海市民宿管理和促进条例》,以“庭院+海滩+乡愁”为核心理念,推动民宿从低端零散向中高端集聚转型,引入盖庭、缦田等高端民宿,形成150家“侨味”民宿集群。目前该区708家特色民宿点缀在银滩、侨港、疍家小镇等多个集聚区,其中疍家小镇改造300余栋民居为精品民宿,配套候鸟驿站、社区养老中心等设施,年吸引“候鸟康养族”近2万人次。民宿产业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更通过“游购食住娱”全链条服务,拉动周边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体验等关联消费。

拓展业态边界 打造沉浸式体验新高地

银海区打破“滨海旅游=阳光沙滩”的传统认知,以“海洋+”“时尚+”“科技+”为路径,构建多元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

近年来,银海区利用丰富的滨海资源打造主题音乐节经济生态圈。2024年接连举办北海大麓青年音乐节、TMC时光电音嘉年华等活动,配套“海韵北海”群星演唱会、跨年热爱音乐节,形成“季度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演艺矩阵。据统计,系列活动带动综合消费超3.2亿元,“银色沙滩+湛蓝大海+音乐狂欢”的IP组合,使银海区成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滨海音乐目的地。

银海区用时尚场景激活青年客群,在银滩景区打造“三馆一滩”沉浸式体验带:海边休闲音乐会、潮雕多媒体秀、时尚馆T台走秀等项目串联成链,爱马思美术馆、“北海之光”极限巨幕激光影院等地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同时抢抓露营经济风口,在银滩西区布局“天幕烧烤+露天影院+音乐派对”的露营业态,形成集“玩、吃、住”于一体的消费带;曲湾艺术度假村落则通过艺术节、工作坊等活动,培育小院民宿、咖啡馆等业态,实现艺术与旅游的双向导流。

银海区鼓励游客尝试海陆空立体体验项目,用科技赋能突破场景限制。依托银滩国际帆艇码头、冠岭港湾游艇码头,推出海上观光直升机、超跑、滑翔伞等高端运动项目,开发帆船、海钓、科普研学等海洋旅游产品。同时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引入海上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开通沿海及跨海观光线路,这种“海上+低空”的立体体验模式,打破空间局限,为游客提供从海面到空中的全维度视角。

深化跨界融合优化全域消费生态环境

银海区以文旅为纽带,推动农、体、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业兴百业”的发展格局。银海区为了绘就乡村振兴图景,释放田园经济活力,编制《银海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向海大道“一轴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区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处、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2处、休闲农业示范点1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乡村旅游格局。例如,福成镇以大棚果蔬产业为基础,开发“采摘+研学+民宿”的农旅线路,3.8万亩大棚果蔬年带动旅游消费超8亿元。

银海区采取“文旅+体育”释放赛事经济潜力,打造高端品牌赛事引流破圈。坚持“以赛促产”,2024年举办“广西万村篮球赛”“银海区足协杯”等群众赛事65场,承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北部湾海钓公开赛等高端赛事,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体育的游客。近年推出的“潮美北海”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广西旅游精品线路,大江埠足球公园、山东体育训练中心等基地年接待冬训队员及家长10万人次,拉动酒店、餐饮等关联产业营收增长30%以上。

不仅如此,银海区着眼“文旅+康养”,布局银发经济赛道,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优越的气候资源,精准对接“候鸟康养族”需求,改造贵兴社区、白虎头社区为适老型养老社区,支持民宿、酒店开展适老化改造,年吸引近3万旅居群体,直接经济收入2亿余元。疍家小镇作为“候鸟天堂”,通过建立旅居者联合会、完善医疗服务设施,提升康养服务品质,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中医理疗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避寒康养+文化体验”的特色模式。

当夕阳为银滩的浪花镀上金边,潮广场的雕塑在暮色中勾勒出“向海图强”的剪影,银海区正以文旅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北部湾画布上绘就鲜活的未来。以“向海图强”的战略定力和“融合创新”的发展思维,推动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向多元体验、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未来,随着众多优质经济项目的落地,这片“银色海岸”将持续释放滨海文旅的独特魅力,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北海市银海区文旅局供图)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