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新闻

攻坚保鲜难题 锁住枝头鲜甜

攻坚保鲜难题 锁住枝头鲜甜

研究员在开展工作。

赵宇向记者介绍荔枝保鲜技术研究情况。

扫一扫更精彩


进入5月,一颗颗饱满的荔枝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甜香。然而,“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的保鲜难题,始终制约着这颗“岭南佳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近日,记者走进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探访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荔枝保鲜团队的科研攻关现场,了解他们如何用科技力量为荔枝“锁”住新鲜。

多元探索:从传统到创新的跨越

茂名作为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但荔枝采后生理特性特殊,极易褐变腐烂。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科技管理与交流合作部副部长赵宇告诉记者,荔枝采摘后由于果皮薄、呼吸代谢旺盛、容易受伤和失水,易感病虫害,引起果实腐烂和褐变,是限制荔枝果实采后贮运的关键因素,传统保鲜方法难以满足长途运输需求,是荔枝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这个过水”“这个没过水”“这个是冷藏15天后,拿出来的第一天”……记者在实验室内看到,不同保鲜技术处理的荔枝样品对比鲜明:常规冷藏荔枝拿出来后几个小时果皮就开始变色,而采用生物源保鲜技术的样品仍保持着鲜红的色泽。团队成员正忙着记录各项数据,实验室桌面正放着一排做实验的荔枝样品,每一盒仔细标注着实验情况。

近年来,该团队围绕荔枝采后保鲜关键环节,以绿色保鲜技术为重点,开展了多路径保鲜技术攻关。比如,开展了植物源保鲜技术,利用不同科属中草药具有抑菌杀菌和抗氧化功效的特点,配制纯中草药保鲜液,辅助选果,温度控制,贮藏管理等技术;物理源保鲜技术,利用电子束射线辐照能快速、均匀、较深的穿透物体,无放射残留、杀菌彻底,不破坏营养成分,探索研究适荔枝保鲜的电子束辐射剂量,达到荔枝绿色保鲜技术目的。“但这两种技术我们研究中发现保鲜效果不稳定,处理剂量很难控制。”赵宇说道。  

突破在望:生物技术带来新希望

“目前,我们主要开展生物源保鲜技术研究工作,目标是想做到荔枝低温贮藏15天后2天货架期,进展还不错。”赵宇说,生物源保鲜技术主要是利用厌氧型益生菌可在水果表面形成无氧或者缺氧微环境,抑制荔枝采后呼吸作用,调节果实表面或内部微生物结构,抑制氧化褐变的特点,探索生物保鲜方法。

“你看这一盒就是我们通过生物源保鲜技术贮藏的荔枝,表皮色泽变化不大。”赵宇表示,当前,通过生物源保鲜技术保鲜的荔枝,在实验条件下是可行的,色泽和味道都保存得比较好,下一步会将开展市场应用验证,技术成熟后将推向市场。

从传统方式到现代生物技术保鲜,茂名荔枝保鲜科研的进阶之路,正是农业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在这里,科技不仅延长了荔枝的保鲜期,更延伸了产业的价值链。随着研究的深入,这颗红艳的岭南佳果,必将带着科技的“鲜”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文/图/视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仁娟 梁天 通讯员 程现勇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