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电白

霞洞镇积极探索“村(居)民说事”基层治理新模式

开展说事活动逾2900场次解决实事1470件

茂名网讯  自去年以来,霞洞镇积极探索区委提出的“村(居)民说事”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污水终端建设、村道硬底化工程、典型村培育等关键民生领域,实现“群众提事、集体议事、干部办事、多方评事”的良性循环,共开展说事活动2900余场次,解决事项1470余件,一幅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加速铺展。

污水治理“破难题”,生态宜居惠民生

“以前村里污水直排,臭味浓,现在村里集中建了污水处理站,环境清爽多了!”走进霞洞村,村民王伯对新建的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处理设施赞不绝口。曾经,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长期困扰村民。霞洞镇依托“村(居)民说事”,晚上集中村民群众到村内小广场,大家一起说一说污水治理的政策和好处,议一议污水处理终端选址问题,协调解决了大部分的工农关系问题。目前,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6.9%,河涌水质明显改善,昔日“痛点”变“亮点”。

道路硬化“通民心”,畅通乡村致富路

走进霞洞镇山石村的田间地头,此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辆满载特色圣女果的货车正沿着崭新的水泥路疾驰。这条曾经被村民称为“晴天颠碎筐,雨天陷车轮”的泥巴路,如今化作串联田间与市场的金色纽带。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农产品运输难”“沉陷严重”等问题,各村(居)委会相继开展“村(居)民说事”活动,将村道硬底化作为重要议题来抓,参与活动的村民纷纷参与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纠纷,督促施工质量,自发成立监督小组,参与工程验收。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20公里村道硬化,惠及10个行政村。

典型培育“树标杆”,激活振兴新动能

走进霞洞镇上河典型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村民载歌载舞。随着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荐培育备案工作的有序推进,河南村、霞洞村、由甘村、正源村、山石村的村民们热情高涨。在一场场“村(居)民说事”会上,大家围绕“建什么样的乡村?谁来建?为谁建?怎么建?”这些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积极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共同勾勒未来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

“我认为要先把村里的路做好,路通人通事事通。”“要搞好道路两边的杂草和垃圾。”“自己屋前屋后的卫生也要搞好。”“还要建多几个公园和广场。”……在河南村那录村召开的村民说事会上,村民围绕典型村建设工作纷纷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说出了自己对典型村建设的期望,议出了典型村规划的美好蓝图。

“小平台”托起“大民生”,共治共享向未来

“从污水治理到道路升级,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群众的声音。”霞洞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村(居)民说事”机制让民意收集更精准、监督落实更高效,真正实现了“村里事村民定、大家事合力办”。

下一步,霞洞镇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实践,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见效,让“村(居)民说事”说出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气象。


■通讯员 李创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