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后的小东江市区段。
小东江镇盛镇乌石村段。
整改后的小东江干流工程。
茂名网讯 晨光初醒,阳光照射在“翡翠”般的江水中,波光粼粼。春风拂来,白鹭掠过水面,翅尖点水,荡起层层醉人涟漪。在茂名大地上,这条曾经饱受污染的河流——小东江,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小东江,作为粤西地区最大河流鉴江的二级支流,全长约67千米,集雨面积1142平方千米,流域人口约132万人民。然而,由于曾经的经济粗放型发展,小东江一度成为粤西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21年被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典型案例通报。面对严峻形势,茂名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动整改落实。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治理,小东江水质成功扭转了返劣势头,持续稳定达标,从“污染典型”转变为“治污典范”,在推动茂名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答卷。
政府牵头紧抓工程治污工程治本
当年,面对小东江治理的重大挑战,茂名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指挥,市长担任总指挥的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协调、亲自把关,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起五级联动、技术引领的指挥作战体系,确保治污工作“硬落实”。
为系统推进流域治理,2022年,茂名市制定印发了《茂名市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施多源共治、系统治理。方案明确了5大方面38项具体工程,包括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完善、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生态修复及水生态提升等。
在资金保障上,茂名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总投资约45亿元,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资金保障。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东江流域水质实现了从劣V类到IV类的跨越式提升。2024年,小东江石碧国考断面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达到Ⅲ类标准,较2021年下降了近80%;干流沿程5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支流水质也提升了1~2个类别。2024年茂名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六。
市生态环境局水和海洋生态环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茂名市举全市之力推动整改落实,深入打好小东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及石碧断面达标保卫战,小东江整治进入‘动真格’状态。经过艰苦努力,小东江流域水质成功扭转了返劣势头,达标基础更加牢固。如今,小东江一江两岸绿色生态美景重新映入人们眼帘,成为了当地的‘治污典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督察整改的有力回应,更是茂名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精细化管控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不仅要“做”,还要“管”和“控”。近年来,我市坚持治水、治产、治城相协同,在做好治水工程的同时,加强了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监控,以求达到生态治水的最终目的。
水质监测方面,我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责任并加强巡河履职,建立了小东江水质问题排查与建议反馈机制,对小东江干支流开展加密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对水质异常情况迅速开展溯源排查,摸清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其中,对茂南区低埒河等10条城市黑臭水体进行了强化整治。
沿江排污口整治是治水关键。我市通过“一厂一策”的方式,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强化城区现状管网的排查和修复和污水溢流管控,为实现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双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汛期溢流问题,建立住建、城管、环保、污水设施运营及管养单位等多部门联动的响应机制,实时共享天气预警、污水厂运行及泵站污水调配信息,及时公布溢流口溢流情况并跟进整改,通过尽力优化城区污水调配和处理,实施“雨前预降水位”等措施,在确保污水厂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溢流入河量。
在工业领域,我市加大小东江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严控涉水重污染行业企业,推动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改造,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同时,加大力度治理重点行业、企业,通过引入水质指纹污染溯源技术等智慧监管手段,实现了对涉水企业雨污混排、偷排漏排的有效监管。2024年至2025年2月涉小东江流域处罚17宗,处罚数额达280多万元
在农业领域,茂名市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池塘养殖生产设施升级改造;关闭了禁养区内的养猪场7900余户,完成了43家牛蛙养殖场退养工作,有效减少了农业污染排放。沿河居民欢喜地说:“现在小东江的水清了,心情也舒畅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茂名市还结合全域旅游、中小河流治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四好”农村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高水平打造小东江流域“精彩100里”碧道、茂南小东江河长制主题公园等具有茂名特色的“好心碧道”。这些碧道和公园不仅美化了沿岸环境,还串联起了沿线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示范亮点。据统计,“好心碧道”全线总长208公里,覆盖茂南区和高州市5个街道9个镇50个行政村,规划辐射约600平方公里,提升了乡村环境档次,惠及城乡130多万群众,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如今的小东江流域,已不再是曾经的污染重灾区。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优美的水生态环境让市民在家门口便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整改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水质改善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上。曾经的黑臭水体如今已变得清澈见底,沿岸的垃圾也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碧波荡漾的江水,干净整洁的步道以及错落有致的两岸景观。
当暮色漫过小东江,位于江边的摩天轮便如一枚璀璨钻戒缓缓转动,五彩斑斓的灯饰在夜空中勾勒出流光溢彩的光晕穹顶,而旁边的网红街——东江夜市的喧嚣恰与摩天轮的静谧形成和弦。不仅如此,还有热爱户外活动的市民还会在江边垂钓或煮茶,许多相亲类的活动也开在了江边,借助小东江迷人夜景,把城市休闲慢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到傍晚时分,漫步在小东江南岸至红旗公园河段,总能看到许多市民在江边散步、健身、游玩。他们或沿着江边慢跑,或坐在长椅上闲聊,或带着孩子散步观景。市民吴女士感慨地说:“以前这里的水又脏又臭,我们都不愿意来。现在好了,水变清了,环境也变美了,我们每天晚饭后都会带孩子来这里散步,观赏江边夜景。”
目前,小东江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目标完成阶段性工作,水色交辉、流光溢彩的小东江夜景已成为时尚的汇聚地、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胜地。一江碧水治出一条美丽振兴路,优美水生态环境润泽万家百姓,茂名城市品位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小东江成功让茂名“城市会客厅”魅力尽显。小东江的“蝶变”是美丽河湖建设的一个缩影,展示了茂名市持续唱响新时代美丽广东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决心,也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鲜活的茂名样本。
文/本报记者 周燕红 通讯员 傅锦洪
图/丘立贺 傅锦洪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