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期间农民在规整田垄间忙碌。
茂名网讯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行走在电白区的广袤田野上,随处可见破土而出的花生嫩芽、整齐翠绿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的时令蔬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截至4月7日,全区春耕生产已接近尾声,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6.27万亩,完成计划的94.71%,其中花生、蔬菜播种均100%完成,早稻插秧进度超90%。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电白区早谋划、快行动、强科技、优政策的生动实践,为全年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农时保进度 奏响春耕奋进曲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电白区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锚定全年粮食播种69.051万亩、产量27.233万吨的目标,将任务细化分解至各镇(街道),并通过疏浚农渠、整田备耕、良种推广等举措,确保春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天气好,土壤墒情适宜,我们开春就抢种花生,现在苗都有10厘米高了。”霞洞镇种植户李大叔笑着说道。像他这样的农户在电白并不少见。全区花生播种面积达11.47万亩,蔬菜种植10.5万亩,均100%完成计划。早稻插秧进度也达90.48%,21.95万亩稻田披上“绿装”,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电白区还抓住冬春农田建设窗口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溉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为春耕生产提供硬支撑。
科技赋能提效率 现代农业显成效
在电白区的田间地头,无人机飞播、机械化插秧、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以前插秧全靠人工,一天最多一亩地,现在用插秧机,一天能完成十几亩!”沙琅镇皇桐家庭农场的吴总对机械化种植赞不绝口。据统计,电白区今年投入807万元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等设备,扶持农业托管服务组织,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科技不仅体现在装备上,更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区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推广高产抗病水稻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提升作物品质。“我们引进了‘深花2号’高油酸花生,亩产和经济效益都比传统品种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推广5200亩高油酸花生,并建设马踏、林头、麻岗、坡心、沙琅等5个粮食样本村建设5个千亩,开展高产田攻关。
政策扶持增信心 产业兴旺促增收
春耕生产离不开政策护航。电白区多措并举,通过农资保供稳价、高产创建补贴、产业托管服务等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种子、化肥供应足,价格稳,政府还有肥料补贴,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沙琅镇农户吴总说道。为确保农资质量,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同时,电白区还实施粮油轮作试点1.344万亩,对参与项目建设的农户发放花生种子104吨、水稻种子7.5吨、化肥905吨。此外,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解决小农户“种地难”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随着春耕将近收官,电白区的田间管理将转向苗情管护、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一幅“科技兴农、政策惠农、产业富农、农村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正逐步变为现实,丰收的序曲已然奏响……
■文/图 通讯员 卢晓娟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