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诚信专题

【诚信文化】诚信典故|言必信、行必果

图片2.png

【释义】

士是在中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独特阶层。子贡曾问孔子如何才可以成为士,孔子回答说要做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意思是,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情就不去做,出使各国能不负君主所托,这样就可以称为士了。

子贡接着请教次一等的士,孔子回答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同‘悌’)焉。”意思是,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接着问再次一等的士,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成为士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也就不能称其为士了。

儒家将“信”推崇为立人立国之本,将其列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诚信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