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春庆蔓尔年例时

■廖君

年年有例,岁岁可期。

粤西春来早,蔓蔓日茂。乙巳蛇年春节刚过,粤西湛江、茂名年例活动才正式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俗盛宴,在粤西南地区次第登场。

“花棚高耸入云霄,古服面具舞翩跹。驱邪除恶歌声起,化州跳棚乐无边。”这种起源岭南祭祀活动的习俗,最早从北宋《太平寰宇记》窦州风俗中萌芽,明万历《高州府志》《雷州府志》记载年节祭祀、庆祝习俗。清朝时期正式出现“年例”词汇。清光绪《高州府志》、清嘉庆重修《茂名县志》等记载,“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雷州傩舞“走清将”、湛江市麻章傩舞、化州跳化棚,石鳌塘“走将军”,是粤西年例最早的雏形。

年例是湛江、茂名地区特有大型民俗。茂名年例,以岭南祭祀文化为核心,在粤西茂名市及附近湛江吴川市、廉江市及广西北流市等地区,以冼夫人文化为主体,以宗亲文化为维系,受高凉文化、潘茂名文化、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响,由历史上多次南迁带来多元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补充,不断发展演化,经过沉淀、传承、繁衍而来的一种岭南文化。这种习俗已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高州府时期是粤西年例发展重要阶段。

十多年来作为岭南文化研究者、年例文化推崇者,我不遗余力地为年例习俗奔走。跟随着曾东、邹志、赖阳郁同志,乐此不疲。2017年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茂名市网站联盟组织评选出“我最喜爱的茂名十大年例”。2018年茂名文化广电体育局、湛江日报社联合拍摄纪录片《年例》,多种原因只上线《年例》预告片。2018年茂名市委宣传部编印出版“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丛书之《茂名年例》,我们提出“年例”茂名年例”文化概念。完善百度百科词条“年例”“茂名年例”。2025年茂名市政协、茂名市委宣传部发布系列纪录片《烟火高凉》,也播出《年年有例》。2025年茂名日报社主办“粤西年例说”访谈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鳌头飞马、高州四大园、电城妆春三大年例活动组织者齐聚聊年例文化。2025年茂名市文化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评选“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评审团严格按照独特性、影响力、社会意义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最终评出“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增评10个“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优秀奖。

在多年的年例活动采风、考察、拍摄之中,作为《茂名年例》作者、2018年《年例》纪录片总撰稿人、2025年纪录片《年例》主讲嘉宾,我跟随广州导演张雨、广东电视文化频道编导张华雄、茂名编导陈增,攀山涉水,穿街过巷,披星戴月,与许多年例传承人成为好朋友。

忘不了2018年农历正月十七,我们纪录片团队蹲守信宜市镇隆镇六双村。甘植明、甘理明成为六双花村最忙碌的人。当冲天烟花啸叫,浩荡的花灯巡游集中六双小学广场,花灯队伍如漫开的潮水。全副武装的张雨导演纱布蒙面,如同影视狙击手,仰拍烟火氤氲中汉服女子,她们挑着各色宫灯,仿佛来自明朝崇祯年间,娉婷而来。在尘土飞扬中,消失在古村落拐角。在广东名村新坡镇合水村,距离柯氏宗祠不远处,我们还拍摄了古老的逛井习俗。

从高州沙田镇归来,三月上旬年例活动接踵而至,在全国人民过完春节后,只有粤西仍在过年。当吴川人梁文锋创立的DeepSeek风靡全球时,他的家乡米历岭村正在做年例。我们忘不了,默默在守护着粤西年例的传承者。在湛江,他们的身影历历在目:在雷州城,有雷祖祠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谢元卿;带领我们深入湛江市旧县村考察傩文化的作家卢子生;陪同考察吴川飘色的诗人陈文君;为我们讲解遂溪县游鱼花灯的作家周虹;解读东海岛年例文化的作家陈济华,还有热血心肠文尚华大哥,还有我的梅菉学生张启灶……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古老的《诗经》出发,从吴川梅菉溯鉴江而上,这里是明清高州府的腹地,是粤西年例历史文化最浓厚的地方。

在高州市沙田镇秧地坡村。黄胜兴努力拐着脚,操着沙哑的声音在张罗四大园年例。这个号称“粤西年例之王”的习俗,保留着粤西血性与竞技的民风民俗,如同雷州的穿令箭与滚刺床。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脊骨与岭南铁血情怀。五百年的化州莞塘村年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茂名年例的示范点。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妆春年例组织者蔡志强奔波的身影,如精灵般矫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鳌头孕育了六百年飞马村庄。在飞马广场,撑伞的郑足伟岸英武,面对家门飞马烈士丰碑,我对他们年例情怀肃然起敬。长坡旧城年例灯笼已经挂起,其实早已悬挂千年,冯博文粗壮的双手穿越古老城门,如当年慰劳冼夫人军队的盛情。在一千四百年电白郡遗址城墙吃年例,绝对是粤西最浪漫的午餐。

六双村花灯的璀璨不能忘怀,那是茂北山区最闪亮的夜。甘理明的年例非遗情结,在窦州古城历久弥新。“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跟随周宝丽走进忠平社年例,耀眼的火把巨龙,不愧为粤西最壮观的火把节。惊艳在村道尽头,众里寻她千百度,我的客家娘子为粤西年例海洋感动,蓦然回首,她与一群姐妹如花绽放。

羊角鸡公口传说不再为火灾担心,鸡公岭三百四十多年的五帝宫成为名胜古迹。涉及60条自然村的鸡公口年例,是亲情友情大绽放,徐宗文、徐铭阳为羊角年例文化默默付出。同在城市屋檐下,城中村石鳌塘“走将军”年例,保留了茂名主城区土著民间文化。在电白沿海的旦场村年例,竹火把开路,扛令箭的兵勇们穿街过巷,相传他们是“萧李”两位将军部队的后裔。全国各地朋友来了,国内外媒体记者来了,“看年例”成为中国粤西春天的时尚。

邹志、赖阳郁来了,他们很快淹没在茂名的夜色,为午夜的高州旺利火把节点亮春天,为信宜镇隆圩飘色鸣响锣鼓,为公庙前独演木偶戏支撑最后的尊严,为村道种植蛇年的年例林。即使繁杂喧嚣,即使灿烂瞬间,即使落寞如斯,即使落英缤纷,仍一如既往,勇往向前。犹如千年的年例情,我们永不弃懈。

感恩在这伟大的时代遇见,年例文化逢盛世。

又见黄花风铃木,春庆蔓尔年例时。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