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雷锋精神代代传 春风荡漾好心城

时评.jpg

王如晓(市区)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2周年。62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的精神始终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雷锋的一生虽未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将生命的每一份热忱与光芒都无私奉献给了人民。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展现出鲜明特质:

他始终言行合一,以生命践行诺言。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他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人生信条,把“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奉为座右铭,数十年如一日做好事。他不图名利,甘愿做有利于人民和国家利益的“傻子”;他持之以恒为人民服务,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着炽热的服务热情,真正做到了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完全、彻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而永恒。他的言行诠释了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展现了甘当“螺丝钉”的敬业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传承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凝聚着信念的正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境界和进取的锐气,正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生动写照。

六十二载风雨兼程,雷锋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雷锋精神深植于干部群众心中。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一代代中国人秉承奋发向上、忘我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品格,涌现出大批学雷锋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及“广东好人”等时代标杆。雷锋精神既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又顺应社会进步潮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曾几何时,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社会上出现丑化英雄的杂音。某些人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为幌子,编造“还原雷锋揭秘”等谣言,甚至宣称“雷锋是虚构人物”。

然而真理永存,正气不可摧。值得欣慰的是,雷锋精神从未消逝:从八十年代倡导“钉子精神”,到九十年代弘扬“奉献精神”,新时代更强调爱心、敬业、诚信、创新等品质,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他强调要让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新时代雷锋精神绽放璀璨光芒。

在这片承载着雷锋精神的土地上,“传承雷锋精神,打造好心茂名”的城市宣言响彻云霄。我们弘扬的好心茂名精神,既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赓续,也是本土化的创新发展,凝结着潘茂名、冼夫人、当代雷锋朱伯儒等先贤典范的精神血脉,是茂名人民共同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世代传承。

如今,“好心之城”已蔚然成风:全市登记学雷锋志愿者达120万人,中小学生雷锋服务队200余支常态化开展活动。每年三月,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乡村振兴、创文巩卫等新时代文明实践,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推动城市发展迈向新台阶。

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活雷锋”的身影随处可见。2024年获评“广东好人”的茂名籍七位典型——见义勇为的杨健、敬业奉献的林常珍、陈文财、彭秋香、杨炳,孝老爱亲的周学秀、陈青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些普通市民的善举,正是“好心之城”最生动的注脚。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让我们携手并进,将茂名建设成为学雷锋的示范之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磅礴力量!让雷锋精神如同春风化雨,润泽南粤大地,涵养时代新风!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