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青年彭云辉自幼对养鱼感兴趣,看中家乡山好水好生态好的自然禀赋,从珠三角回到老家云潭,把爱好变成事业,养殖锦鲤、金鱼等观赏鱼。他白手起家,不断学习、总结、改良,养殖场初具规模,用他的话说:“只要肯学肯干,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人生最美的那条‘锦鲤’”
家乡创业 前程似“锦”
▲云潭三官山观赏鱼养殖场。
三官山东麓山脚,有村民养殖观赏鱼——锦鲤。
21日,在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村干部彭云峰的带路下,记者一行来到大锦鲤养殖场所在的王坑村,这个养殖场是“80后”青年彭云辉建设的。养殖场规模不大,约有一亩,建有水泥池与山塘,旁边种了一些绿植,显示了主人要把它建成一个环境幽美的养殖场。这里四面小山环绕,西可仰望三官山高峰。
养殖场有两个大池,一个大池分成八个小池,养着大大小小的锦鲤,另一个大池也是分成几个小池养着金鱼。其中一个小池中的锦鲤有多个品种,看起来都超10斤重,在清澈的池中悠悠地游着,最大最长的那条估计接近50斤重。人在山间,听着水声,看着流动的各色锦鲤,给人一种“治愈感”。
▲彭云辉(中)在向记者讲述养殖锦鲤的故事。
▲这条德系芥子锦鲤已经养殖了六年,重约40斤,体长约1米。
1987年出生的彭云辉之前在外打工,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新华村发生了蜕变,成了美丽乡村,产业也有了发展。家乡山清水秀,优良生态促发他回村创业。凭着爱好,养起了观赏鱼。据介绍,观赏鱼养殖场成立于2020年,专业繁育兰寿、泰狮、鎏金等品种金鱼以及红白、大正、昭和等品种锦鲤。在池边,云辉向记者介绍了不同锦鲤的品种来源地、发展过程及各自特色、在市场上的售价等。还特别将一条长达一米的德系芥子捞起大桶中,作更加详细的介绍。记者伸手去摸了摸,滑溜溜的感觉。从云辉将此锦鲤提起来的用力程度,记者估计这条“芥子”近50斤重。
彭云辉说,他回村创业后主要精力放在养殖金鱼锦鲤上了,在村中请了几个村民帮忙。场地的建设发展,得到村委干部大力支持与帮助,才发展到今天的样子。金鱼、锦鲤对水质气候的要求高,村里虽然水质优质,但昼夜温差大,对养殖金鱼锦鲤是不利因素,彭云辉不断攻克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在场地建设中也考虑了鱼池恒温的要求。记者看到,池中水流不断,通过抽水机工作,保持池中的水日夜流动循环,以保证鱼的正常生长。
▲锦鲤在池中漫游。
▲网络直播销售观赏鱼。
彭云辉说,通过多年的养殖经历,顺应市场需求,坚定走自繁自育的经营方向。引进进口优良种鱼以及国内优良种系,为鱼友提供优质的金鱼锦鲤。每批鱼苗都有数万尾,经优选后,每批只保留300至500尾养大,像那些超10斤重的锦鲤,要养3年才有那么大。据介绍,该场的金鱼或锦鲤销往全国各地。每当有鱼养成成品时,他的销售小团队就通过网上直播,对待售鱼作详细介绍,鱼友们看中下单。彭云辉计划,条件成熟就销向国外市场。
每年,在当地开展登山节活动时,他们就将几条大锦鲤到现场展示,让登山者一览其美态。去年国庆假期期间当地举办登山节,记者就是在现场看到了大锦鲤,才知道这里山间养出了大锦鲤。
▲彭云锋(左)彭云辉(右)在观察鱼的生长情况。
▲输氧打包观赏鱼进行销售。
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中,创业青年彭云辉在山间发展起“观赏鱼”产业创业,不局限于此,在他的创业计划中还有一项发展番薯产业。支持哥哥彭云锋组织村民种植“玛莎莉”红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远眺云开大山山脉。
扫一扫 更精彩 视频制作:甘杨松
图/文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李光耀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