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陈年往事

扎根边疆的“白杨”

——小记哈密阿布老师一家

王如晓

白杨,在祖国的北方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树了,几乎可以说是举目皆是。袁鹰所作的《白杨》是小学语文的名篇,作者借白杨正直、坚强不动摇的品格,赞美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我真正认识它的品格,是从2007年随市政协教育考察团赴疆考察时起开始的。

当年我任市九小(现福华小学)校长,2007年暑假我随教育考察团来到了广州的友好城市——新疆东大门哈密市考察。来到哈密,我看到不少广东的援疆项目,该市很多道路、广场、医院、学校等与广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体会到了“优势互补,拉近距离,和谐发展”的真正含义。我虽然参观了不少地方,但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参观一所广东援建的学校。

到哈密的第二天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边远的一所“希望小学”,访问在这里任教的阿布老师。准确地说,阿布是校长,但我们还是尊称他老师。

这所小学位于哈密市北约50公里处,是一所广东援建的学校,是广东省援建的43所中小学之一。校园坐落在一个半山坡上,学校周围种着很多白杨树,其中有不少新种的小白杨,看到这些树我总有一种亲切感。一幢高大的有着南方建筑风格的教学楼掩映在白杨树中,它位于学校正中央,十分显眼。新教学楼周围还保留着一些旧围墙、旧平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见这所学校原来已十分破旧。因为今天是周末,校园显得很安静,加上打扫得也很干净,一见就给人一种舒服感。

因为事先与阿布老师联系过,阿布老师早已在房间等候我们。我们进入阿布老师的房间,见到这个约15平方的房间被阿布老师一分为二,外为办公接待室,内为卧室兼厨房。房间里除了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房间收拾得很有条理,各种用品摆设恰到好处。阿布老师热情地接待我们,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与我们交谈。当他知道我们是广东客人时,谈话中间或夹着一些生硬的广州话,使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我奇怪地问他:“阿布老师,你为啥会讲广州话?”他爽朗地回答:“说起来,我算半个广东人哩。我爷爷是广州人,我父母都是在广州长大的。”我追问他:“那你怎么到这里来教书?为什么还住这单身房间?你家属呢?”“真是说来话长啊,你们先喝一杯茶,我再慢慢跟你们说吧。”阿布老师说。小布说,阿布老师极少跟别人谈自己家庭的事。阿布见我远道而来,又算半个老乡,才道出了原委,讲了他家举家北迁的不寻常的经历。

原来阿布老师的祖辈是广州一家殷实的商人,他爷爷在广州解放之前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民族资本家,他父亲的兄弟姐妹都是大学生。在广州即将解放时,他爷爷携巨款及家眷“逃”到了美国。他父亲作为进步青年学生,放弃去美国的机会,毅然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迎接解放军进城。解放后,政府号召知识青年支援祖国大西北建设,阿布的爸爸、妈妈(他爸爸的同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作为第一批援疆建设者来到了这里。因为当时人才紧缺,阿布的爸爸虽然不是学铁路专业的,但还是转行当了铁路工程师,参加了兰新铁路的建设,他妈妈则在一家水泥厂当工程师。当时新疆百业待兴,条件相当艰苦,尤其是南方人来这里更难适应。阿布的爸妈这对热血青年,投身到边疆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洪流中,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不幸的是阿布的爸爸在一次筑路过程中,因隧道塌方压伤双腿而造成残疾。他虽然不便再到工地了,但还是坚持坐轮椅到办公室上班。阿布的妈妈因为长期与水泥打交道,也患上严重的肺病,真是祸不单行。可以说阿布父母当时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但始终动摇不了他俩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阿布的父母咬着牙关将三个孩子培养成人,现在兄妹三人都在新疆工作,都已成家立业。阿布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们扎根边疆,把孩子们的名字都改成了新疆人的名字,他们一家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新疆人了。

阿布老师说到这里,轻轻叹了一口气,稍作停顿,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谈开了:“其实我有三个家,这里算一个,我父母住在离这里100多公里的铁路宿舍,我爱人和孩子住在离这里50多公里的一个农场里,我平时很少回家,只有到周末或假期才回家尽尽作父亲和作儿子的责任。说起来,真惭愧啊!总觉得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我原来也不是当教师的,我不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是半路出家的,让你们见笑了。我原来在一个农场机关工作,因为以前这里的大多数学校教学使用维吾尔语言,很少教普通话,所以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很低。政府为改变这一落后现状,决定招考普通话说得好,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外地人当教师,我父母极力主张我报考教师,只是我爱人不怎么乐意,她在农场工作,怕我当教师后难以照顾家庭,但我还是报名考试了,结果考得不错,被分配在哈密市区任教。”

我不解地问阿布:“那为什么又调你到这个偏远的乡村任教呢?”阿布坦率地说:“不是教育局要调我来的,是我自愿要来的。因为我教的普通话课还可以,有一次这里的领导请我来上公开课,我发觉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更需要像我这样的普通话老师,所以我就申请调来了。来到这里,当地政府还安排我当了校长,其实我哪是当校长的料,只是滥竽充数罢了。”

阿布老师的一番话,虽然讲得很平淡,好像是在叙述别人的事一样,但我已经从刚接触他时作为老乡的亲切变为敬佩了。我不但敬佩他的人品,也佩服他的治校能力,他来这里任校长不到两年,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从我看到校门挂着的“美丽校园”、“现代教育实验学校”等牌子,及再看到教学楼中厅两边墙上挂满师生的奖状及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等,足以证明这所学校在当地已经是一所了不起的学校了,这一切瞒不了我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的眼睛。

我还从阿布的口中还得知,解放前随阿布的爷爷“逃”到美国的伯父和姑姑:现在已经是富翁了,他们多次邀请阿布的父母和阿布三兄妹到美国定居,但都被阿布的父母婉然拒绝了。阿布的父母说,人老了,在这里也习惯了,哪里也不想去了。其实阿布兄妹也不愿离开,他们已经爱上新疆了。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阿布及他的学校。当我回过头来再看这个美丽的校园时,发现校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正茁壮成长着几株小白杨树,老白杨树枝干虽然有些干枯了、落叶了,但还是顽强地生长着,更值得欣慰的是它身旁健康成长的小白杨。这时,我不觉眼前一亮,我苦苦寻找的白杨树品格,今天从阿布一家人的边疆情结,终于找到了圆满的答案。

我和阿布校长(后来改称他为校长)分别时,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去互相交流,很快变成了知己。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和目标,也因为东西部教育环境的不同而需要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所以我们无话不谈,经常互传工作的成绩和快乐,也互诉工作的烦恼和无奈,更多的是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我退休前一年的暑假,我盛情邀请阿布校长来茂名作客。我抽空陪阿布校长全家从南海之滨到云开大山的茂名主要旅游景点玩了一遍,我请远方的来客品尝了茂名的海鲜大餐、特色美食、丰美水果等。阿布一家对茂名的风景名胜古迹留连忘返,对茂名的美食赞不绝口。而茂名人的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更令他们难以忘怀。他说,回去后要在学校里以及朋友圈中大力宣传茂名,要邀请朋友们、老师来茂名作客,来看这个与新疆完全不同的好地方。

我这次和阿布校长道别时,诚恳地对他说,阿布老师,与你交朋友值了。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