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婷(化州)
在化州、高州“村BA”篮球联赛相继圆满收官后,近日,万村篮球赛省级总决赛也在我市化州举行。近段时间,“村BA”篮球赛成了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有效刺激了我市夜市经济和文旅市场,带动和宣传了本地土特产,以“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村BA”篮球赛以及各类乡村体育赛事在全国持续火爆的根源在于能够贴近群众生活和需求,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坚持群众路线是“村BA”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成功密码。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传家宝,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力,进一步夯实“百千万工程”发展根基。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千万工程”是在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上,结合广东实际,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均衡问题的有力举措和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结合平安大走访、“双报到”活动等深入群众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群众关注领域和“一老一小”等关键群体,着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推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持续抓好农房风貌管控、圩镇整治、绿美茂名生态建设等工作,持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逐步实现从一处美向全域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美丽蝶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发展为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百千万工程”的驱动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要是发展富民产业,不断做强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要积极指导村组联合摸清资源现状和产业需求,通过建立强村公司、乡村微工厂、专业合作社等,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沉睡资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通过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获得土地租金和实现“家门口”就业。如化州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长岐镇塘北村深入实施“人才回流+微小企业”的营商模式,吸引有资本、有致富本领的外出人士回流本地,领办塘北绿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塘北亿旺制衣加工厂、大世界制衣加工厂等一批村级企业,通过带产业、带服务、带销售,吸附180余名群众进入微小企业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收入增收10多万元,逐步实现农民就业、集体增效的“双赢”目标。
坚持广集民智,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更好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如茂南区朝阳社区18号大院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成功,就得益于积极听取小区居民意见,通过群众参与自治的模式让小区从原来的脏乱差转变为“五好小区”,成了茂名老旧小区改造的示范样板。因此,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积极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着力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同时,依托法治民主议事厅等议事协商平台,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中议事协商,把基层治理变成群众参与的生动实践。
坚持文化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惠民除了能够促进乡风文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茂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狮舞(高脚狮)、年例、冼夫人信俗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要注重本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历久弥新,迸发新活力。要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体育公园、农村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为群众开展活动提供阵地保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像“村BA”篮球赛这样的“文体盛宴”。“村BA”的火爆不仅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带动了本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抢抓机遇,健全公共文化体系,让多元化活动点亮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助推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