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政务

巡察利剑直指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今年来,茂名市委巡察机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连续开展2轮专项巡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提级对信宜市149个、高州市146个以及其他区(县级市)、有关经济功能区的80个村(社区)党组织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开展巡察监督,发现问题3260个,推动问题立行立改77项,形成专题报告18份,移交问题线索37件,切实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有力促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贯通联动聚合力 创新打法提质效

9月26日,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召开,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茂名实践的意见》,对巡察工作提出要“持续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促进形成监督合力”的明确要求。

如何加强监督贯通联动,促进形成监督合力?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巡察机构要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突出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贯通协调,强化市县巡察的上下联动,形成监督保障“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在今年年初,围绕“加强纪巡贯通,监督保障‘百千万工程’”的主题,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巡察机构反复研究,决定实行“任务包干”,协同对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高州市、信宜市共890个行政村实行全覆盖监督,做到既不漏一村,又不重复、不多头监督。

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与巡察机构还在领导机制、目标任务、人员力量、成果运用上打出“组合拳”。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及巡察办主任纳入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的“百千万工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监督重点作为巡察监督重点;抽调市纪委监委骨干和各区(县级市)纪委监委领导干部24人参加十二届市委第五、第六轮巡察;巡察发现的有关问题及时向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市纪委监委快查快办……通过全过程联动、全要素融合,有效形成了监督合力。

推动“百千万工程”行稳致远,必须加强市县巡察上下联动,有效发挥巡察系统优势。

在专项巡察中,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创新打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部署,从信宜市、高州市各选派1个巡察组编入市委专项巡察组,派出市委交叉巡察组对信宜市、高州市以外的其他区(县级市)及有关经济功能区的80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专项交叉巡察,指导5个区(县级市)党委巡察机构对29个镇(街道)以及256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专项巡察,有力保障了“百千万工程”相关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

“四不两直”探实情 走访谈话架“桥梁”

夜色渐浓,村民老刘家的院子里却灯火通明,巡察组干部正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谈问题、谋发展……

“村民白天人难找,巡察夜访到家门”,这已成为“百千万工程”专项巡察工作的常态。在市委第五、第六轮巡察过程中,各专项巡察组坚持“四不两直”方式,用60%以上的时间走村入户,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

为了摸清“活情况”、找准“真问题”,各专项巡察组坚持做到“七必访”“四必谈”,即群众家中、学校、卫生站、商铺市场、企业、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七必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四必谈”,切实把走访、谈话等环节做细做实。

在市委第五轮巡察期间,各专项巡察组共走访群众3200多户,谈话1268人次,接受来信来电来访158件次,收集意见建议305条,有效搭建起巡察和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

心系群众办实事 立行立改解民忧

存在滑坡隐患的山岭得到及时整治,废弃了35年的工厂烟囱被拆除,占用村民家庭用电的公共监控重新设计电路……这些都是市委巡察机构充分运用立行立改手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缩影。

在专项巡察中,巡察组把“为老百姓办成几件实事”作为检验对村(社区)巡察成效的重要标准,着力完善立行立改机制,提升巡察监督实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在时效性方面,巡察组进驻后马上通过实地走访、谈话了解、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主动排查需要立行立改的问题事项,尽早推动立行立改,提高巡察的权威和震慑力。在规范性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且短期能见到整改成效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格按程序呈报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推动立行立改,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在实效性方面,巡察机构及时把立行立改事项抄送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和当地巡察办,对事项跟踪了解、督查督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今年来,市委巡察已推动修危桥、改路口、拆烟囱等77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行立改,已经完成整改72项。

问题导向深挖掘 从严整治“微腐败”

市委巡察机构进一步强化“两职”观念,紧盯惠农利民政策落实、工程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并建立问题线索查办“绿色通道”,强化边巡边移边查,以巡察利剑助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

如巡察组紧盯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大数据对比筛选,发现个别村委会存在土地补贴面积超出确权面积的异常现象,深入核查后,立即形成问题线索,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又如巡察组暗访某村时,多名群众反映个别村干部借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件之机,向群众索要好处费,不仅侵害群众利益,更严重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针对该情况,巡察组多次走访群众了解实情,形成材料后,立即按程序启动边巡边查,在巡察期间便把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切实形成震慑。

专题报告促改革 系统整治堵漏洞

市委巡察机构坚持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加强综合分析,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推动深化改革、堵塞制度漏洞、强化源头治理。

如巡察发现,部分村级党组织存在对“百千万工程”传达学习、宣传解读、发动群众参与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干部群众对“百千万工程”认识理解不够到位,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根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巡察办形成了关于部分村(社区)党组织学习贯彻“百千万工程”有关会议精神和动员群众参与不到位的专题报告,推动问题举一反三整改。

又如巡察发现,镇村两级党组织普遍对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管理不够重视,存在集体资产资源租金公款私存、资产资源交易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错登漏登等问题,村民集体利益得不到保障。对此,巡察组形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农村集体“三资”数字监管平台监管作用发挥不到位2份专题报告,推动镇村两级党组织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专题调研,强化协调协作,开展系统整治。

在市委第五轮巡察中,市委巡察机构共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农村集中供水等方面专题报告9份,得到市县领导批示8次,有力推动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巡察工作札记:

聚焦饮用水安全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茂名市委第二巡察组

“你们是茂名市委巡察组的同志吗?我们有问题要向你们反映。”

今年9月,我们对信宜市平塘镇17个村(社区)党组织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在实地走访罗罅村时,遇到开头的那一幕。罗罅村塘头铺村民主动向我们反映,近半年来该村村民饮用水源水质很差,经常出现“黄泥水”情况,需要沉淀过滤后才敢取用。

我们马上找到罗罅村党总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原来,该村日常饮用水源在信宜市罗中水电站旁边,因近期水电站压力罐损坏以及日常冲洗蓄水池,导致大量黄泥倾泻至村民饮用水的取水点,从而出现“黄泥水”情况。

“那为什么还没有和水电站协商解决?”巡察组的同志问道。罗罅村党总支部书记很无奈地回答:“要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选择新的取水点和重新铺设水管,但是村民和水电站双方在建设费用问题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迟迟未能解决好饮水问题。”

罗罅村塘头铺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40户215名村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我们核查清楚原因、责任后,按程序把该问题反馈给平塘镇党委和罗罅村党总支立行立改。在巡察组的推动下,信宜市罗中水电站与村民共同出资建设新的取水点和铺设水管,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确保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在“百千万工程”专项巡察工作中,我们紧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查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重基层负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以高质量巡察监督护航“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校外托管不“脱管” 学生安全有保障

茂名市委第三巡察组

今年4月,我们对信宜市东镇街道18个村(社区)党组织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开展专项巡察。为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我们谢绝干部陪同入村,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实地走访时,我们发现大田村有一处民房,房屋外立面没有任何标识,紧闭的门窗全部用旧报纸粘贴遮挡,但是屋内又传出阵阵儿童喧闹声,情况十分可疑。

我们马上通知村干部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这是1家无证经营的小学生午托机构。经现场察看,该场所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消防设施严重缺乏,明显不具备开办条件,但却在为多名儿童提供托管服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巡察组按程序呈批后,把问题反馈给信宜市教育局党组,由该局党组牵头整改,对托管安全问题立行立改,并对该午托机构作进一步调查。在巡察组的推动下,非法经营的午托机构被关停,相关学校建设完善了学生食宿场所并提供午托服务,孩子们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巡察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四不两直”方式了解实情,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级党组织立行立改、边巡边改,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巡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废弃35年的烟囱 被成功拆除

茂名市委第四巡察组

在对高州市部分村(社区)党组织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开展专项巡察期间,我们来到谢鸡镇民胜村委会下榴坡村,发现一座40多米高的砖厂烟囱耸立在村边,损坏严重,存在倒塌风险,给周边群众和车辆出行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我们马上找到民胜村党委书记了解情况。原来,该烟囱是榴坡村砖厂遗留的产物,1989年停用,已废弃35年,因失管失修,目前已经陈旧破烂、摇摇欲坠。

“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拆除?”巡察组的同志问道。面对我们的追问,民胜村党委书记一脸愁容,“村里面没钱,我们想拆,但是没有资金呢”。

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我们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核查清楚后,按程序把该问题反馈给谢鸡镇党委立行立改。在巡察组的推动下,谢鸡镇党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爆破方案,目前已成功把废弃烟囱爆破拆除,周边村民多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政治巡察的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巡察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通讯员 姚超贤 梁杨宇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