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
瞻仰番薯林公像
我早就知道霞洞有个番薯林公庙。这是清道光五年刊《电白县志》告诉的。
但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番薯林公庙建在霞洞。
来到这里才知道,这是林怀兰医生外婆家。林先生从小在这里长大。
这是明朝的事了,林医生到了交址(越南),他治好了关将的病,还治好了国王之女的病。
相传番薯出交址,严禁外传,传入中国者死罪。而林怀兰冒死也要把它带回中国。
他把半截生番薯藏在身中,过关时还是让关将发现了。
林怀兰已命悬一线,关将正艰难选择。
放他外逃,关将必死;但面对恩人,又怎能恩将仇报?
于是关将送林怀兰过关,自己却投水自尽了。
林怀兰把生番薯带回外婆家。霞洞成了中国第一片种植番薯的地方。
后来,霞洞就有了番薯林公庙。再后来,番薯庙又被光阴淹没了。
现在,林怀兰外婆家叫做外坡村,重新竖起了林怀兰的塑像。
这位把番薯带入中国的第一人,傲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望着这位“番薯公”的身影,我不禁想起番薯在中国救苦救难的历史。
几百年来,正是它,不知救了饥寒交迫中多少中国人的性命。
我高兴地看到,新的番薯林公庙正在重建,一座番薯主题公园将会出现。
是呀,历史不应忘记,也不会忘记。
舍死忘生为国为民的英雄,不仅永记在我们心中,也要——
作为实物,呈现在我们眼中。
又拜霞洞冼庙
回到电白故乡,总去拜霞洞冼夫人庙。
我知道这座浮山岭山坡上的诚敬夫人庙,又叫晏宫庙,与世界上所有冼庙都不同。
世上的冼庙都是坐着一座冼夫人像,它却坐着两座冼夫人像。
崔姓有一座,王姓有一座。农历正月十七冼夫人纪念日,他们就各抬一座像游行及赛跑。
但我不知道,这座霞洞冼庙,墙壁上写着又一项与世不同——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冼庙,比她的故里电城山兜丁村的娘娘庙还早。
它是冼夫人孙子冯盎建的。冯盎住的冯家村离此只有几里。
我才知道,来冼庙,总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冼夫人这本大书,总能让人反复学习,永远崇敬。
霞洞这座与世不同的冼庙,更是如此。
走进古荔园
霞洞上河村的古荔园,我已来过多次了。
这一次,是带孙子、孙女第一次到来。
已是秋天,荔红时节已过。小孩子眼中没有了漫山遍野的红灯笼,不免有些可惜。
不过我指着一棵棵苍劲的老树,指着一块块树上挂着的铭牌,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
100年,300年,500年,1000年,1500年……
哗!1780年!这是一棵“岭南荔母”。
这些就是名副其实的“古荔”了。我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孙子顺口而出:唐朝杜牧这首诗我读过的。
哦,这诗句太出名了,连幼儿园大班的妹妹也读过。
我说,那时皇家吃的荔枝,也许就是从这里送去的。
这事也有诗为证呢。清两广总督阮元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虽然没有吃到荔枝,他们却听得津津有味。
带他们来到古荔园,不仅可知道荔枝,还可以知道历史、人物和故事喔。
更可以知道,有这些丰富物产与厚重文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