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今年以来,电白区小良镇白沙村在悄悄变美:进村乡道由破损的水泥道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村道两旁的民房外立面穿上了“新衣”,村民家房前屋后也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各种绿植……自列入省“百千万工程”选树培育典型村以来,白沙村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环境幽静的白沙村好心公园。
白沙村民在健身广场锻炼。
小山村提升美丽颜值
10日下午,晚报记者来到小良镇,连接228国道与白沙村的乡道新铺设了柏油路面,工人在路两旁忙着种上绿植。沿着新修的乡道,记者走进这个东临西部快线、南连吴川王村港,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广阔的小山村。
“今年我们村种了2000多棵树。”白沙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国任介绍说,原来村容村貌很差,这几年来改变很大,除了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还大力推动绿美生态建设。记者看到,村里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处处可见,村民有的种果树,有的种花生,有的种葱姜蒜,还有的挖棵山捻种在屋旁……目前,该村2.8公里乡道绿化带已建成,4个自然村的连片空地种上香樟、紫花风铃、秋枫等树木,变成一个个认捐林,在秋意渐浓的时节也依然绿意盎然。这些新栽种的树木均装有防护架,挂上认捐、认养身份标志牌,落实专人定期进行巡查养护。
落日霞光给白沙村的好心公园描上了一层金边,66岁的退役老兵王佑正在公园里割草。“以前这里根本没有路,黑不溜秋全是竹子、杂草。现在变得这么美,大家生活也变好了,很满意了。”王佑有时间就会在村里义务修剪绿化,谈起村中的变化脸上满是笑意。
白沙村村道两旁的民房外立面经过统一美化现在变得整洁美观,环村路、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管网18.2公里,每个自然村配备一个保洁员,生活垃圾每天由环保公司转运。村民在新修的篮球场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体育设施上玩耍,一派悠然休闲的景象。
升级改造后的白沙村篮球场。
白沙村干净整洁的村道。
扮靓“面子”做实“里子”
为做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白沙村按照做优“面子”、做强“里子”的思路,明确了具体方向和目标任务。根据白沙村典型村建设规划,未来该村将打造两个体现农耕主题的入口标志空间,建设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修建慢行步道串联起好心公园、景观塘、古树、百年宗祠等景点。还将建设老人儿童活动中心、停车场,增设健身设施等,让该村真正变得美丽更宜居。
同时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白沙村现共种植荔枝、龙眼约1500亩,以及南药2000多亩,产业分布白沙、唐美、瓦灶三条自然村,年产量约1400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国外,为群众创造经济收入200多万元。目前村中还有3家龙头企业。茂名鸿盈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坐落在白沙村东边,满载着砖块的运输车轰隆隆地驶出厂区。该公司经理梁齐宇告诉记者,公司投资2000万元将白沙村原来废旧老砖厂改成生产新型环保砖的企业,于2021年取得排污许可证,是茂名首个获得该证的节能环保建材企业,公司循环利用建筑余泥、洗沙淤泥制作环保砖,减少建筑固废二次污染。该企业每年给白沙村带来48万元租金的稳定收入,带动周边700多名群众就业。
“我们准备在村东北一带种植南药,打造一个南药科普园。”王国任介绍,白沙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靠小良水保站,未来还要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围绕“南药、农业、庭院”做文章,发展生态种养、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亲子研学、运动康养等农文旅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扫一扫看视频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池榕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