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中秋佳节蕴含的传统韵味

王平生(电白)

在华夏传统文化韵味中,中秋节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中秋文化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一轮明月与团圆美满交相辉映。中秋节是家国情怀的寄托、团圆美满的象征、传统文化的纽带,当家国味、团圆味、乡愁情、文化味同时散发出时代的芳香,中秋佳节便显得意味深长。

中秋佳节的“家国情”。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秋本就是一个能深刻感受家国情怀的时间节点,它不仅承载着人伦层面的和合之美,更寄托着华夏儿女爱国爱民的朴素情怀。每逢中秋,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国强家富,这是融进华夏子民血液里的家国情怀。当然,心中有家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坚持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休戚与共,家国情怀已深深烙印在华夏子民的心田。我们看到,在国与家的抉择中,有的人选择坚守,把团聚变成了岗位奉献,把思乡之情化为工作的劲头和十足的动力。看那站岗的武警战士,看手术台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看起早贪黑辛勤保洁的环卫工人,看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他们的奉献换来城市正常运转、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康幸福,体现了用温暖传递温暖、用爱心守护爱心,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情感逻辑。

中秋节的“团圆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幸福和美满。远在珠三角打拼的人们组成回乡过节的长车队,尽管严重堵车也要赶回来共度中秋。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家国两团圆,这是中秋亘古不变的主题。团圆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愫,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情感寄托。首先,于家庭的团圆来说,团圆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度美好幸福时光;其次,于国家的“大团圆”来说,团圆就是畅谈56个民族一家亲,感悟国家发展一日千里的巨变,品味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国家的“大团圆”还在于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可以从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中,感受人们对于国家“大团圆”的深深期盼;再次,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大团圆”来说,团圆就是跨越国界的交流、交融、交心,当美味的月饼来到异国他乡,就潜移默化地传递出期盼世界大同的精神内核,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记出来自华夏东方古国的鲜明标识符号。

中秋佳节乡愁情日久天长。为何一些远在京城、珠三角、长三角的游子或海外赤子都赶回茂名家乡欢度中秋?无他,只为那隐隐于心间、千百年来恒久不衰的思念家乡的情愫,这种情愫就是乡愁。很多人远在千里赶回家乡故土,从心底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同感:对孩童岁月的追思与想念,如站在一个池塘、一棵古树、一间古屋、一处古遗迹边伫立良久,回忆当年光着屁股跳下池塘抓鱼虾的情景……这种乡愁是华夏子民特有的思念故土的念想。所谓“龙床不如狗窝!”挂怀故土的“狗窝”情愫,就是这个乡愁蕴含的特有的念旧情和赤子心。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味”沁人心脾。中秋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不管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或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感抒发,月的团圆和诗的雅兴,都体现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文化味道更是沁人心脾。祭月、赏月、拜月,制作月饼、中秋花灯、彩绘兔爷、吴刚捧月、嫦娥奔月等都散发着中秋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文化,寄托着华夏子民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对国泰民安的祝福,展现着传统节日习俗背后深沉的文化意蕴。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