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发展路径匮乏、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电白区小良镇因地制宜谋划发展,通过“盘活资产、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外出置业”等发展方式,着力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盘活村集体经济活力,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唤醒“沉睡”资产。小良秦村农贸市场原来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由于年久失修、环境脏乱、管理松散等问题,年收入仅有几千元,成为村集体收入“鸡肋”。2020年,秦村通过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见图),增加了市场铺位,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万元。岭圩村,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线上竞拍商铺租赁权实现店铺出租,实现溢价30%左右,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
盘活“撂荒”土地。小良覃社村通过采取“党支部+联合社+农户”推广南药种植,盘活农村集体土地60多亩,种植了广藿香等南药,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此外,南塘村引导外出创业乡贤,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整合土地160多亩,种植了圣女果等农特产品,年收入超4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40多人,实现了将撂荒地变成“创收地”,有效带动了当地创收和就业。
巧用“入股”分红。为扩大收益,小良北庄等多个村通过采取村企结合的发展方式,将资金投入到企业,变“资本”为“股本”,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向好发展,成为村企互促、产业互通发展模式的范本,同时通过入股实现分红,去年实现分红40多万元,使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外出“置业”发展。针对个别集体土地比较缺乏、产业发展困难的村,采取了外出“置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如小良龙山村通过在城区购买商铺出租方式,年收入租金约4万多元。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缅 通讯员 林锦强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