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蔡湛
茂名日报《税收广角》版日前报道,化州市联合民生轮业有限公司在税务部门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60多万元、减免各项税费20多万元的政策支持下,累计投入300万元用于酯醚共聚型固体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滑板车体下料装置、滑板车体冲孔设备等新技术研发项目,并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两年生产销售特种材料制作的轮子、滑轮等产品700多万个,销售额2800万元。
一个具有科技含量的小小滑轮,让一家民营小企业在细分市场中把握潮头赢得先机,彰显了以创新为引领是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实力跃升,固然需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发挥拉动和辐射作用,但培育具有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特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不可或缺,这同样是重塑茂名产业优势的重要基础。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茂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0%以上,缴纳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0%,实现就业占新增劳动力的90%。同时,民企的多业态发展对区域经济做大规模优化结构、避免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通过深化改善营商环境,向中小企业传递更多精准支持,把政策扶持与民企具有的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实现无缝对接,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坚定预期,深耕主业,发展壮大。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只有把握发展大趋势,走依靠新质生产力激发内生动力道路,找准自身特色定位,专注务实,不懈创新,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激发企业活力和创富源泉。
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把政策引导、政府支持与企业自身努力融为一体,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一个艰苦细致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长期努力,政府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能给中小企业创新注入信心与动能。茂名重力公司从一家只能生产普通机械配件、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集石化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年产值超十亿元的高新企业,就是一个富有说服力的例证。重力公司在政府支持下,锚定以科技制胜市场目标,创新驱动道路越走越宽广,累计拥有160多项专利技术,先后成功研发制造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环管反应器、多区循环反应器、大型四联急冷换热器等具有当今国际最高技术等级的石化装备,被国内外多个重大石化项目应用,被多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列为设备采购基地,并且获得政府科技创新扶持资金300多万元。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配件加工厂成为国内外石化装备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茂名重力的华丽转身印证了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巨大推动力。体量虽小,力敌千钧;企业不大,能办大事,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壮大了自己,而且推动加快形成更多特色制造业集群,为茂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可见,为具有创新实力、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不仅传递了政府支持的温情,而且释放了鼓励创新的政策信号。同时,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合作、联手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使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加快创新项目规模化推广、产业化转化,形成互联转化枢纽,实现互促共赢效应,对打造专精特新的领军企业具有重大作用。在创新领头羊的标杆激励带动下,中小企业将汇聚与迸发产业强市的澎湃力量。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