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聚焦

广油学子柏试百灵实践队——

“柏桥讲堂”添“智”提“质”,绘就“百千万工程”的新蓝图

茂名网讯 夏日的乡村,稻田波光粼粼,蝉鸣此起彼伏,交织成夏的动人乐章。7月13日至18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柏”试“百”灵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刘伟、温云峰、杨海钰的带领下,在高州市开展“柏桥讲堂”与“百千万工程”双向赋能发展调研。实践队通过“访谈+座谈”这一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不仅与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共话“柏桥讲堂”的未来图景,还悉心聆听村镇副书记描绘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以及村书记娓娓道来的乡村振兴生动故事。更与村民们围坐一堂,亲切交流,共同回味乡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2023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一年来,茂名各地为紧紧抓住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大机遇,奋力打造全省县域振兴范例,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将资源禀赋变为经济优势,推进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柏桥讲堂”采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创新理论、传播知识、宣传茂名,以“铸魂育人”为核心,助力“百千万工程”结出累累硕果。

访村委,探秘村庄蜕变轨迹

调研团队来到电白区麻岗镇白马村,聚焦乡村变迁,提炼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与白马村第一书记林楷彬同志进行深入交流。林书记,这位引领白马村蜕变的灵魂人物,凭借其独到的“一四五”工作法,精准把握乡村发展脉搏,以“小切口”为突破口,带领白马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与林书记的交流中,他那独到的见解与根植于基层的丰富经验,促进了实践团队对乡村发展道路的清晰理解。

林书记详细解读了白马村的发展蓝图——“一条环线+两大特色+四个主题”。这一规划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这两大特色资源融为一体,通过深入发掘“产业筑基、文化铸魂、生态塑形、功能强村”这四大要素,为调研团队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白马蓝图”。如此精妙的设计,使调研团队对“柏桥讲堂”教学素材的来源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社会实践队与电白区麻岗镇白马村第一书记林楷彬交流“一四五”工作法

调研团队还与参加“柏桥讲堂”培训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们纷纷表示,林书记传授的一线工作方法鲜活好用,为他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他们承诺将所学知识与经验带回工作岗位,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村民,凝聚力量连心富村

社会实践队与村民老张展开亲切而深入的对话交流

调研团队在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还有幸邂逅了杰出村民张炳芬。调研伊始,老张的一个义举便深深触动了团队的心弦。面对修路计划必经自家荔枝林的抉择,老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局为重。他忍痛割舍了价值不菲的16棵白糖罂荔枝树,这一义举不仅彰显了他对家乡繁荣的深切期盼,更映照出他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老张的行动,如同一股清流,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随着调研的逐步深入,老张在柏桥村发展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愈发清晰。他敏锐地洞察到住宿条件对村庄发展的制约,于是果断地将自家荔枝楼改造成充满岭南风情的民宿。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游客的住宿难题,更为柏桥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柏桥夜话”的活动中,老张更是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他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与心得,激发了各村书记们的思考与灵感。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乡村间的智慧碰撞与经验交流,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实用的方案。

访企业,领悟青年创业门道

调研团队深入探访了返乡创业的青年企业家群体,了解了这些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了柏桥讲堂对企业家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返乡创业青年陈利文向社会实践队介绍创业经历

分界镇谢宵村的企业家陈利文向团队成员分享道,他曾是众多“广漂”中的一员,于2015年选择回到分界镇谢宵村创业。他专注于品牌打造,利用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等渠道,不仅为农村创造了上千个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还实现了百万级的年营业额。近年来,谢宵村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帮扶和推广宣传措施,有效搭建了返乡创业就业的平台,促使越来越多像陈利文这样从珠三角归来的“归雁”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想,持续放大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

在广袤乡村的实地调研中,团队深切感受到了乡村创业热潮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活力。陈利文等返乡创业青年的成功故事,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乡村发展的希望之路。谢宵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等多措并举,成功吸引了众多“归雁”返乡创业,实现了从“打工潮”向“创业潮”的积极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

访党校,探索磨课崭新思路

调研团队还深入党校,与柏桥讲堂的培训讲师宋秀波及关芮同志就柏桥讲堂的课程规划与设置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社会实践队与市委党校宋秀波及关芮同志进行交流

茂名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宋秀波真诚地表示:“讲堂的备课与教学需要常教常新,我们有专业团队引领,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党员的实际需求,实现‘点餐式’教学,即学员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宋秀波老师以其智慧与热情,为成员们揭开了“柏桥讲堂”“点餐式”教学的独特魅力。在这场思想的碰撞中,调研团队成员被“柏桥讲堂”展现出的蓬勃活力与不竭创造力深深吸引,更对其在乡村振兴事业上的坚定追求感到由衷敬佩。其“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党员教育培训探索了新思路,也为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与不断探索,“柏桥讲堂”必将成为乡村党员教育培训的一张闪亮名片,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人才。

宋秀波老师以其非凡的智慧与满腔的热情,向成员们展示了“柏桥讲堂”“点餐式”教学的独特魅力。在这场思想的碰撞中,调研团队成员被“柏桥讲堂”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机与不竭创造力深深吸引,更对其在乡村振兴事业上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感到由衷的敬佩。其“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党员教育培训开辟了新路径,也为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通过“柏桥讲堂”与“百千万工程”互促共进、双向赋能,“柏桥讲堂”定将成为乡村党员教育培训的一张璀璨名片,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人才。

收获感受

经过五天的深入调研与实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柏试百灵”实践队满载而归,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更对广东省深入实施的“百千万工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实践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百千万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茂名人,无论他们是基层干部、普通村民还是返乡青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实践队也深刻认识到,“柏桥讲堂”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平台,在传播知识、宣传茂名、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参与“柏桥讲堂”的活动,基层党员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能够感受到茂名人民的热情与智慧。

社会实践队在柏桥讲堂的合影

展望未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柏”试“百”灵实践队将继续发挥青年学子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实践队将把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共同绘就农村美好的未来新篇章,并将持续关注“百千万工程”的进展,为其实施和推广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