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于7月5日全国上映后,引起广大影迷的高度关注,茂名网推出由茂名市文联组织的一组《谯国夫人》影评文章,以飨读者。
何火权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的上映,无疑是宣传冼夫人文化,扩大冼夫人影响的一件大事。作为冼夫人文化研究者,心情为之激动,相信会有更多人通过观看演出,更加了解冼夫人维护统一的家国情怀,让冼夫人影响能走出广东,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一是期待已久,终圆夙愿。十多年前,我参加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学术研讨会时,就提出要组织力量拍摄一部有影响力的冼夫人电影,因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最大的,对宣传冼夫人文化也最有成效。2017年,阳江市纪委和省纪委宣传部与有关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了史上第一部冼夫人电影《冼夫人之浩气英风》,我作为冼夫人家乡代表被邀请参加了在浙江蒙山举行的开机仪式。当时就想,茂名应组织拍摄一部有关冼夫人的电影。现在上映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虽然是冼夫人题材的第二部电影,但如果以影响力大、制作团队强、演员阵容盛,以及在全国电影院线同时上映来讲,应是在社会上最有影响的冼夫人题材电影。说回来,冼夫人的影响力、知名度跟她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还是未能匹配的。我们都希望冼夫人影响能够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扩大知名度。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境安民,让岭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功绩需要大力宣传。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曾说过,“她(冼夫人)一生建树了许多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功业,其中最值得后人纪念的是,她把脱离大陆将近六百年的海南岛,重新与大陆结合在同一政权之下。”海南岛及南海诸岛万里海疆一直得以在中国版图之内,可以说冼夫人功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说,怎么评价冼夫人的历史功绩也不为过。现在多年的期盼,随着粤剧电影《谯国夫人》的上映,终于圆了自己的夙愿。
二是形式创新,特色鲜明。把电影的表现形式与粤剧相结合,是其创新之处,也是吸引观众的最大看点之一。让粤剧爱好者在观影期间,听到喜爱的粤曲、唱段以及字正腔圆的对白,保留了戏曲的精粹之处,相信这部电影会吸引很多粤剧爱好者前往观看。粤剧加入了电影表现形式,很好地克服了舞台表现的限制。如戏剧中的三步五步,走遍千山万水,三人五人,便是千军万马。一些虚拟的艺术,在电影可以真实地再现。如冼夫人率领千军万马行军打仗,是真人实景,对打也是真刀真枪,这种现场感,这样的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对习惯于传统舞台艺术的观众来说,会产生新奇感,原来粤剧可以这样表演?我甚至感慨:把电影与粤剧相结合,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观看,从粤剧电影《谯国夫人》的成功上映及影响来看,或者这是粤剧今后吸引更多观众的一条出路。
三是虚实结合,精彩引人。从情节结构和内容上来说,电影有新的突破,在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艺术的加工,这样更精彩引人。电影的主线是表现冼夫人归隋,在面对率众归隋完成国家统一还是领兵抗拒的抉择上,冼夫人选择了维护统一,保境安民。在主线之外,又有几条副线,对冼夫人一生的几个大的历史事件作了交代,情节曲折引人。通过回忆,运用电影闪回的叙事手法,对冼夫人如何成为俚人大首领,如何与冯宝汉俚联姻,以及智取李迁仕,结交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等都作了交代。在这一系列的回忆情节中,刻画了冼夫人的兄长冼挺、丈夫冯宝,以及陈霸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其中对冼挺、冯宝的刻画表现尤为成功。冼挺从开始的粗鲁蛮横甚至想加害冼夫人到幡然醒悟,忠心耿耿,都是基于史实所载,在于冼夫人“多所规谏”取得的成效。冯宝与冼夫人联姻,虽带有喜剧成分,但这些情节有其历史基础,是可信的,也是很吸引观众的。在虚实结合,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历史故事,有其成功之处,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如智取高州刺史李迁仕这场戏,是体现冼夫人智勇双全的很好的历史事件,电影中改编的内容就比较多,现在看到的故事既体现了冯宝的勇、冼夫人的谋及陈霸先之智,与历史的记载虽有出入,但为了更好地贯通剧情,表现人物,也可以理解编剧这样处理取得的戏剧效果。
总之,粤剧电影《谯国夫人》的上映,相信会引起一波冼夫人文化热,希望更多人通过观看电影,更多地感受冼夫人的家国情怀,更好地理解冼夫人的“好心精神”,更好地提高冼夫人的知名度,让茂名的“好心文化”随着《谯国夫人》电影走得更远。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