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志巡园时清理枯枝败叶。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摄
茂名网讯 芬芳五月,根子柏桥古荔园里,古木参天与新树葱茏交相呼应,绿中泛红的荔果点缀枝头,荔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些古荔树中,有一位默默守护者,他的名字叫做何树志,是广东首批荔枝龙眼古树守护人之一。
70后返乡守护古荔树
何树志,一位70后,是村里的古树守护人之一,自幼在这片荔枝树下长大,对于这些古树,他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他认为,这些千年古荔树的存在,就如同文物一般,文化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作为柏桥村岭腰自然村人,何树志的童年在古荔园里度过,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吃过园内每棵树的荔枝。如今,看到古荔树依然生长旺盛,他感到特别自豪。
自幼在古荔园里跟着父辈照管荔枝树,何树志逐渐掌握了古树养护的专业技能。2020年,他结束了在外地的职业生涯,毅然回到了故乡,承担起守护那些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的古树的新使命。
何树志向记者娓娓道出根子古荔园的历史。根子古荔园,建成于隋唐年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古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是著名的白糖罂优质荔枝品种的发源地,被誉为“荔枝博物馆”。该种植园占地80亩,园内有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180棵,其中,树龄超过1300年的古荔枝树9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39棵。这些古荔树都挂上了“身份牌”,人们拿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清晰了解各棵古树的情况。
古荔枝树形态各异,虬枝盘曲,根若龙盘,枝干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致。何树志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园中古荔树,每一棵古荔树,在何树志的眼中都如同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左侧这棵古树名为‘别有洞天’,其树龄已达1300年之久。而右侧这棵有‘迎客荔’的美称,其枝叶自然向此方向伸展,宛若伸出手臂欢迎每一位来访的游客。”他深知,这些古树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家乡文化的根脉。
尊重古树自然生长规律
在这里,每棵古荔树都拥有独特的名称和背后蕴藏的传奇故事,如“荔王”“千手观音”“五代同堂”“二十四担”等,它们如同历史长河中静默守望的老者,历经百年、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枝繁叶茂,年年硕果满枝,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何树志对古荔树的生长状况了如指掌。古荔园里,有些古荔树下修筑了水泥树桩,他说:“鉴于古荔树年岁已高,树干内部普遍出现空心现象,导致其承重能力显著减弱,支撑力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利用外部支撑物对其进行加固,以免发生断裂。”
“我们守护古荔树,是在尊重其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会过多干涉其生长,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处理。”谈到守护古荔树工作,何树志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全年无休地对古荔树进行病虫害的巡视。比如,在立春之前,我们会进行一次除虫工作,以防止钻心虫对古树造成损害。我们还会检查树木的生长状况,确保一切良好。这些工作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在夏季,我们会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追肥,而冬季则关注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促花。我们通常让树木自然生长,而在夏季暴雨频繁时,我们会特别关注古树的根系是否裸露,以及树枝是否需要加固。例如,2022年的七月初七,一场暴雨突如其来,我们连夜进行了巡查,以防止雨水冲走古荔树根部的土壤。”
守护人与古树群皆获誉
2022年,何树志荣获“广东首批荔枝龙眼古树守护人”奖项,这是对他长期致力于古荔树保护工作的肯定。
2023年,经过地方推荐、推选办初审、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全网公示、核查确认等环节,根子镇古树群(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从全国各地推荐的222个古树群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春季赏花、夏日尝果、秋冬观树,根子柏桥古荔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如今正值荔红时节,游客数量更是大增,何树志的守护工作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他解释道:“由于游客增多,我们注意到一些游客在走动时不小心踩踏到树头周围的土壤,这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古树不怕空心,但对根系和树皮的损伤却是致命的,因为它们是树木输送养分的关键。如果树头的土壤被踩踏板结,树根将无法正常生长,从而无法供给树木所需的养分。这是对古荔树最大的伤害。因此,我们经常提醒游客在欣赏古荔树时保持适当距离,呼吁游客与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些珍贵的古树。现在我们已给‘别有洞天’‘天伦之乐’两棵古荔树拉起了铁链护栏,正讨论是否给所有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做护栏。”
日复一日,何树志辛勤守护着这群古荔树。每日他都要走进古荔园巡查一遍,沿着曲折的小径,走过一棵棵古老的荔枝树,细心观察着它们的生长状况,聆听着它们的声音。“看看哪棵树的生长出现异常、有没有人为损毁古树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即时去处理。”何树志的守护,不仅是对古荔树的关爱,更是对家乡、对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林夏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