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薯叶喜获丰收。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黎雄 摄
138亩撂荒地迎来丰收季!看到电白区坡心镇下盐仓村大片番薯地的薯叶正一捆一捆顺利收摘外卖,市自然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雷海燕像吃了饴糖甜到心里。这是驻村第一书记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好成绩,也为茂名撂荒地的复耕利用提供示范,农民得益,致富有路,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长期撂荒地迎来大改造
坡心镇盐仓村委会下盐仓村200余亩荒芜多年的撂荒地(目前实际利用面积138亩),过去由于耕作产出不高,土地长期撂荒、土壤严重板结化,一直以来杂草丛生。
如何按政策利用好这片撂荒地?驻村第一书记雷海燕在坡心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配合下,和盐仓村村支书一起带领村委成员深入调研,在设计人员帮助下,决定将撂荒地建成电白区甘薯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将基地东侧种植区以大约30亩划分一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设计连贯的机耕路和排水沟,设计甘薯烘干、加工、包装、仓储中心,甘薯脱毒育苗繁育中心、看护房、农机具房、晾晒广场等农业设施。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流转的土地涉及下盐仓5个经济合作社、150多户村民,雷海燕和镇、村两级干部坚持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宣讲撂荒地政策,得到群众支持配合。经过资金筹集、清表、求教专家、去板结化、培育土壤肥力等一系列艰苦阶段和过程,克服了许多困难,半年之后即今年的2月,终于种下第一批薯苗……
工人在收割薯叶。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黎雄 摄
薯叶喜获丰收 村民增产增收
经过努力,撂荒地转身变成“致富田”。第一期已投入300万元种植烟薯25、人参薯两个优良品种。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百亩薯叶十分“养眼”,每叶大如手掌,碧绿清秀,长势旺盛,迎风摇曳,一大部分已到成熟期。一旁有多个工人正在地中开心收割,将叶子打包成捆,然后装车外运。
据介绍,下盐仓薯叶基地,计划一年种两造番薯、一造水稻。基地番薯是今年2月底开始种苗的,目前收割的是第一造番薯的第一路苗。这次预计可以割100万株苗。第二路预计可以割150万株苗,割完第二路苗,就收番薯。番薯苗和番薯合计大概能收入65万元。
预计今年,盐仓村集体经济收入至少可实现增长一倍。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坡心镇周边乃至电白区农民标准化种植甘薯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长期撂荒地终于成了“致富田”。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 记者黄楚凡 通讯员张首熙
编辑:车杰蓉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