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新闻

感思奋进谱新篇·土特产

深耕细耘“土特产”成就富民大产业

茂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

深耕细耘“土特产”成就富民大产业

茂名网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茂名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因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地理空间等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品类繁多的“土特产”,高州的根子荔枝、电白的沙朗谭儒萝卜、化州的中垌红橙、信宜的北梭甜柿......耳熟能详,不胜枚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近年来,茂名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本土特产,开展特色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深挖“土特产”价值,把“五棵树一条鱼”等“土特产”向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荔枝

三华李

龙眼

挖掘“土资源”做足“土味道”

站在柏桥村高处眺望,荔枝树密密麻麻,形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这里荔枝种植面积约6800亩,荔枝产业早已常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到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他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茂名紧扣荔枝这一“土特产”,发生了许多喜人新变化:荔枝产量超62万吨,荔枝鲜果销售收入约90亿元,果农普遍增收20%;与多个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以中草药成分为主的保鲜剂;柏桥农创园特色商圈开业,助力茂名土特产走出去……柏桥村立足本土,把小荔枝打造成当地乡村富民增收的“致富果”。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土特产要原汁原味,就得深挖当地“土”的资源,立足乡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近年来,茂名立足“土”的优势,重点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等“五棵树一条鱼”特色农业发展,已形成荔枝、化橘红等2个超百亿元、其他4个超50亿元的产业矩阵,“五棵树一条鱼”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27亿元。

特产富农,因地制宜促增收。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

28.jpg

香蕉

26.jpg

橙“意”满满,喜迎丰收。

27.jpg

菠萝蜜

擦亮“土招牌”念好“特色经”

写好“土特产”文章,除了要保持“土味”,还要发挥“特”的牵引作用,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

近年来,我市大力擦亮农业品牌,推广“两标一码一证一单”的品控溯源体系,打造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农业品牌。目前我市拥有培育“粤字号”农业品牌94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15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34个,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茂名罗非鱼、化州橘红列入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广东3个)。“茂名荔枝”“电白沉香”入选全国首届乡村振兴品牌节暨赋能计划典型案例。高州荔枝龙眼、化州化橘红被评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在茂南区金塘镇一养鸽基地,映入眼帘的都是一笼笼白色羽毛的鸽子,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咕咕声,自动喂料机沿着轨道缓缓移动,工人们认真记录鸽子的生长情况……今年2月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3年度“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名单,“茂南白鸽”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红烧乳鸽是粤菜传统名菜,茂名拥有着适宜肉鸽养殖的地理气候条件,还有独特的年例消费市场。在新消费时代,鸽蛋孵化、种鸽培育、肉鸽出售乃至屠宰加工、冷藏运输、鸽粪处理等环节均蕴含着巨大商机,茂南区坚持把鸽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引擎,推动茂南白鸽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

目前,茂南区多个活鸽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多个养鸽生产基地评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茂名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市“菜篮子”工程基地等。

25.jpg

中国沉香博览园。

29.jpg

罗非鱼

30.jpg

采摘化橘红。

加工“土特产”延伸“金链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的行李箱多了三样来自家乡的“土特产”——一块土壤、一个化橘红果、一张文创书签,为家乡代言,引起了大家对茂名土特产的关注。化橘红是化州市道地“土特产”,被誉为“南方人参”,是“中国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

“土特产”之“产”,兴于产业融合,要在“融”上发力,在“链”上拓展。既要把农业本身的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也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和“+农业”。为做大化橘红这一“土特产”文章,近年来,化州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化橘红从单一种植向深加工、电商销售、观光旅游等环节延伸,实现融合发展。

小小的化橘红果长成大产业。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3万亩,1000亩以上高标准生产示范区10个,种植、加工、销售经营主体达1000家,2023年化橘红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2亿元,带动35万农民增收致富。化橘红饮料、化橘红膏、化橘红酒、化橘红茶……各类化橘红新产品层出不穷,将这一土特产玩出了新花样。据统计,化橘红开发产品有100多种,产品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化橘红不光能吃,还能看。自2015年起,化州市每年3月份都在“中华化橘红第一村”平定镇大岭村举办化橘红赏花活动。除精心推出乡村游精品赏花线路外,还配套举办产品展示展销、产业发展研讨、美食鉴赏、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依托“节庆效应”,大岭村全力打造集化橘红保健、养生、休闲、观光、度假、研学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成为化州化橘红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成功入选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茂名把“土、特、产”3个字琢磨透,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深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升级,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融合发展的好“丰”景。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莹莹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信涛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