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雄
近期的一个周末,我们来到广西合浦的海丝首港景区,到了晚上,气温骤降,看见有家饭店老板抱一堆木柴放在店前一个有几块砖头砌成的炉堂,准备点火御寒,周围还有几张长木凳,我们坐下来,静静等待观看一场沉浸式的实景演出。演出开始后,我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演员们在身边热热闹闹地再现当年船员们与亲人告别从海上丝绸之路首港——合浦港出发远航南洋的场面,心中却不禁回想起四十多年前在家乡冬天烤火的情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生长在粤北农村,每年到了寒冬,呼啸而来的北风越过南岭,直冲南粤大地,首当其冲的粤北,成了广东最寒冷的地区。刺骨的寒风让人生畏,尤其是到了晚上,地处盆地的老家无高山密林等天然屏障阻挡,寒风直入,吹得人根本不敢出门,只好窝在家里,生起柴火来烤火御寒。傍晚时分,父亲在后厅中央,用几块砖头支起一个炉堂,点燃柴火,中间架起一个大锅,锅里煮着一大锅芥菜,我们一家人端着碗拿着筷子,舀好饭坐到小木凳上,围坐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吃晚饭。芥菜在越烧越旺的柴火上越煮越香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锅滚烫可口的青菜都是一种非常幸福享受的事,尤其是那种霜打后的芥菜,煮在锅里会有一股绵长的清香甜美味道,令我着迷,越吃越爱吃,就连芥菜汤也是那么清甜香美,至今回想起来仍回味无穷,那是家乡的味道。
晚饭后,一家人继续围坐在炉堂周围烤火,借着炭火的余温,有一句没一句的在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着,温馨幸福,其乐融融。突然,妹妹楞头楞脑地冒出一句:“这几个晚上太冷了,好像穿上棉祆都还觉得冷。”父亲接话说:“出去跑几圈就不冷了。”全家人听后都忍俊不住噗哧噗哧地笑了起来。要知道,当年的农村,在大冬天里,别说寒风呼啸的夜晚,就是大白天,若是有人在外面跑步,那一定会被人当成疯子来嘲笑的。
那年春节,我在茂名工作后回乡探亲时,在寒冷的夜晚,父亲依旧在后厅支起炉堂,一家人难得团聚再次一起围炉烤火。饭后,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让我拿出辗转几天回家,从茂名坐汽车到广州的汽车票,再从广州到韶关的火车票,还有从韶关到家乡的汽车票来给他看看。父亲接过我从衣兜里掏出来的三张车票,放在眼前,借着电灯泡微弱的灯光仔细地瞧着,他尤其对那张火车票看得专注,或许是他手脚不太麻利吧,一不小心,有张车票忽然从他手上跌落,掉到火炉里了,我赶紧伸手从炭火上拾起,车票还是被烧了三分之一,少不更事的我当场生气地大声责怪父亲说:“那车票还有用的,回去要拿到单位报销路费的!”父亲也为自己一时失手感到很懊恼,起身离开,回房间休息了,弟妹们见状,也一个个起身离开,本该在这难得的良宵中好好享受这围炉烤火享受天伦之乐的,却被我的那句不经脑的自私吼叫弄得一家人不欢而散。经年以后,每每回想起来,这种围炉烤火的美好时光是何其珍贵的啊。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到寒冬,身居南方的我们虽然没有像北方那样有暖气供应,但因有了电热扇、加热空调、电热毯、暖手器等现代化电器用于加温增热保暖,还有羊毛衫、保暖内衣、冲锋衣、羽绒服、皮衣大褛足以御寒,寒夜再也不觉得寒冷了。可我们却再也没能回到从前,再也没有享受过一家人围炉烤火的温馨幸福了。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