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广州开幕,承载着茂名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们“有备而来”,他们带着一份份沉甸甸、“接地气”的建议,把茂名人民的心声带到大会,为茂名高质量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传递“茂名声音”。
打破“瓶颈”制约
助力高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茂名是中国荔枝之乡,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茂名。茂名的高州荔枝种植具有面积广、产量大、品种全等特点。我市省人大代表朱焱宗在日常的走访调研中发现,高州荔枝存在以中熟品种为主,集中上市导致鲜销压力大,部分果园基础设施落后,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制约了高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朱焱宗建议,通过老果园改造与新品种高接换种等途径,示范带动农户扩大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加强物链网、宜机化道路、自动喷药系统、智慧栽培等建设,进一步改善荔枝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攻关研发荔枝新型加工品和副产物加工产品,开拓新市场。以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为重点,做好企业认定、产品评优、展览展示、宣传培训、渠道拓展、营销推介等一体化市场营销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
争取尽快批复化橘红药食同源
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橘红是茂名市化州特产,为广东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由化州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孕育,理气宽中、散寒燥湿、化痰止咳至灵,被誉为“南方人参”。同时,化橘红因具有消食去积、通血管降血脂等保健作用,作为泡茶、煲汤、粥疗、食谱、菜谱等居家生活食品也逐渐深入人心。
近年来,茂名、化州两级党委政府均成立了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2023年4月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化橘红药食同源进行了论证并已通过,但至今未正式批复。目前,化州化橘红种植面积13.2万亩,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产值超过102亿元,化橘红药食同源如申报成功,将释放更多化橘红产业的发展潜能,可望打造成千亿产业。为此,省人大代表王晓玲提出建议,希望广东省协调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争取尽快批复化橘红药食同源,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实现渔业转型升级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优化全省港口资源、促进协同发展,把14个沿海城市的“蓝色动力”充分激发出来。要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智慧渔业。
省人大代表钟国泰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近十年来,随着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茂名市电白区的现有码头岸线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大量渔船到港靠泊作业的要求,渔港建设规模和后方陆域配套面积不足等因素制约了电白区渔港发展,限制了当地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茂名市电白区正着力建设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范围包括水东渔港、陈村渔港、东山渔港、树仔渔船避风塘、森高渔船避风塘和澳内渔船停泊区等3个渔港、2个渔船避风塘、1个渔船停泊区。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的工作部署,将选择一批渔港经济区作为创建试点,并择优推荐上报,争取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指标。为此,钟国泰建议,希望省政府支持茂名市电白区沿海渔港经济区纳入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试点,助推电白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实现渔业转型升级。
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助推绿美茂名生态建设
近年来,茂名积极对标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深化完善绿美茂名生态建设行动方案,出台了《茂名市深入推进绿美茂名生态建设行动方案》,印发了《2023年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工作要点》,在全市范围掀起了绿美茂名生态建设热潮。
在履职调研期间,省人大代表孙贺勤发现,茂名在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仍有短板,集体、个人权属的古树所有人保护主动性不够;红树林、沿海防护林防护能力低,修复资金缺乏;矿山复绿标准偏低,一些废旧矿山修复效果差。
为此,孙贺勤建议,希望省加快研究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有关政策,奖励、表扬在古树名木保护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出台符合目前社会经济情况的矿山复绿标准政策。同时,希望省财政厅在分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资金时,给予茂名更多支持,助推茂名开展绿美茂名生态建设。
布局重点项目
支持茂名打造全国重要石化产业基地
茂名因油而起,有“南方油城”之称,经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以炼油、乙烯生产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工业已在全国占具重要位置。茂名在打造国家重要石化基地方面具有石化产业人才培养多,人才产业基础好、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等优势。
省人大代表周远认为,虽然茂名石化产业起步较早,但随着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的成熟、湛江中科炼化和揭阳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推进,以及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大型外资项目的落地,广东省石化化工产业已进入“多点开花”的发展时期,茂名市的石油产业优势已不明显。
为此,周远建议,省相关部门大力指导支持茂名化工园区认定和复核工作;加强要素保障支持茂名重点石化项目建设;加大对茂名重大石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大力支持重点石化产业项目落户茂名,助力茂名打造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加大农村新型人才引进
为化橘红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茂名市委、市政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发展战略,把化橘红产业作为“拳头”产业重点打造,大力推进化橘红产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化橘红“三产”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人大代表李瑞伟在履职调研时发现,化橘红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科技能人缺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问题,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不足和农业科技人才的缺口严重阻碍了化橘红产业的发展。
为此,李瑞伟建议,一是扩大政府采购公共服务范围。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科技服务购买,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新型人才的引进,为化橘红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一方面构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研发平台”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另一方面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土专家”致富带头人。三是进一步推动力量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用好“百校联百县”“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会帮百镇”、建筑企业结对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方面力量,引导乡贤能人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巨滔 曾金妍 通讯员 茂任宣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