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高州

祥山煎簸箕炊,你吃过了吗?

现炒簸箕炊。

特色美食簸箕炊。

香喷喷的炒簸箕炊。

张师傅的炒簸箕炊吸引众多顾客光临。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黎雄摄

茂名网讯 儿时很多农村的群众都吃过簸箕炊,用刀切开,皮皱肉嫩,蘸点甜香酱,一口接一口,香滑入肚,价格便宜。但簸箕炊一般是凉吃,很少见热吃的。近日,茂名晚报记者在高州祥山圩偶遇了一次热炒簸箕炊,围吃者众,甚至有熟客打包上广州吃的。

簸箕炊,是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属于籺的一种。因其采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簸箕盛着而著称(现也有人用“铝制簸箕”盛煮)。在粤西地区尤其是农村几乎人人喜欢吃。其制法是将磨成浆的米粉放入簸箕当中再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粉浆,一般添加三至四层,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切划成格食用。

近日,记者在祥山市场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摊位,香味隐隐飘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堆人在排队等候师傅炒簸箕炊吃。炒簸箕炊,记者还是第一次遇上,觉得新鲜,决定去尝尝。在圩市场北侧,见到一位约60岁的师傅正忙着煎炒簸箕炊,一口铁锅一张台两条长凳,台上反扣着几盒簸箕炊,几位食客正在等候。

记者点了一盒,请师傅帮忙炒来吃。师傅用小弯刀切划三大块,每块三层,再逐层剥下放入锅内,起火上油,油渗入簸箕炊内,一会“滋滋”声起,簸箕炊变硬,香味慢慢飘起。师傅说我们是新客,特意加了两次油,再加些蒜苗香菜,小心翻炒,待至微黄,全身冒着微微跳跃的小油珠时起锅,放置面前,瞬时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记者用桌上两条长约10厘米的大长牙签插了一块,凉了凉,放入口中,浓郁的米香直入肠肚,儿时吃簸箕炊的记忆马上冒出来了。此时近中午12时,来吃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般早上炒簸箕炊吃的人多,中午下午次之。食客以本地人为主,熟客居多,有当早餐的有当午饭的。”师傅说,每天生意都不错。

据了解,师傅名张亚六,祥山人,早在“生产队”时就学会做簸箕炊炒簸箕炊了。天热时用肩挑着几十盒到各村卖,天凉时就蹲在村边炒。仅靠这一手艺就养活了一家人。张师傅说,他在祥山圩炒簸箕炊有几年了,炒簸箕炊香口便宜,天凉时群众喜欢吃。张师傅的簸箕炊一盒9元,可买半盒也可买三分一。正在说话间,一姓周的阿姨过来,请师傅炒两盒打包带上广州。周姨说自己是本地人,近年和家人在广州工作,这两年经常回家,一家人时常忆家乡的簸箕炊味,每次都用保温袋打包上广州全家人一起吃,有时吃着还温热呢。

张师傅的簸箕炊每日可卖几十盒,节假日期间尤其是过年时能卖出200盒左右。张师傅不怕辛苦,凭一小手艺,不仅方便了群众,自己也过上好的生活,家乡味更是飘到了广州。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楚凡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