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施教心得

谈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技巧

化州市同庆镇悦义小学 温桃红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技巧。

一、抓“关键点”连点成线

一篇课文中,在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会有一个或数个起联结沟通作用的关键点,抓住课文中这样的“点”,就可以开通一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子。

首先,找准题眼,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如《“诺曼底”遇难记》,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题眼——“遇难”,然后循此思考,引出一系列的疑问。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对照课文,反复阅读,抓住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联系,就能大致正确地理解课文传达的信息。

其次,捕捉中心词句。中心词句既是联结课文里句段的关键点,又是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点,对于有效地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在《黄继光》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抓住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个关键句,让学生感受黄继光烈士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抓住开篇结句。开篇结句往往是联结课文内容思想的关键点,可以帮助学生洞悉课文包容着的思想或蕴含着的道理。

二、抓思路,连线成面

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就能引导学生一步步看清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写,就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

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就可以抓住课文的主要思路:介绍不同时期的鸟类的演变过程。把握住这条主要线索以后,再突出其中的一些关键点,使学生对课文得到了一个全局的理解。

三、抓悬念,由疑启思

对课文的教学中,重视由疑启思,可以把学生尽快引上理解课文的路子。如教学《三月桃花水》这课,其中第一段有句话:“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引导学生寻思这话的原委,领略课文运用情景展示和比喻手法写出“春天”是怎样的美丽。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技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各种别的技巧,有待笔者今后继续摸索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