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冼夫人文化研究|《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是写给冼夫人的吗

时评5.jpg

崔伟栋

《文苑英华》里有一篇《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文苑英华》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属文学类书。时宋太宗赵炅命李昉、徐铉、宋白、苏易简等二十余人编纂。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多人,文章近两万篇,分为赋、诗、歌行、杂文、翰林制诰、中书制诰等三十九类。这篇《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名为陈武帝陈霸先所作,其实是时为梁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的徐陵代笔。

徐陵这人自小就很聪明,八岁就能属文,被当时的贤士异人誉为“天上石麒麟”、“颜回”。徐陵起家为梁尚书度支郎,外放上虞县令,后逐级升至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兼通直散骑常侍等职。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梁武帝萧衍派徐陵与建康令谢挺出使东魏,一直被东魏留下,不能回国。北齐代东魏后,出于政治目的,于梁绍泰元年(公元555年)立梁贞阳侯萧渊明为梁主,徐陵因此随之归梁。

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亡兄萧懿的儿子,封为贞阳侯,任南豫州刺史之职。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梁武帝命萧渊明率大军伐东魏,结果被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击败,做了东魏的俘虏。萧渊明事实投降了东魏,再没资格做梁室继承人,北齐要立他为梁帝,当然遭到梁朝大臣王僧辩的拒绝。萧渊明厚颜无耻,写书信告求王僧辩务必立他为梁朝之主。而这封书信便是徐陵代笔,也收在《文苑英华》里,题为《为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

徐陵所作书信,收在《文苑英华》里的有十六篇之多,其中为人代笔的就有六篇,如《为陈武帝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为陈武帝与周宰相书》、《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为梁贞阳侯与陈司空书》、《为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在《陈书·高祖本纪》里没有辑录,在《陈书·徐陵传》里也没有辑录,只有《文苑英华》收入了。之后明黄佐编纂的《广东通志》,清阮元编纂的《广东通志》,都把徐陵代陈霸先写的这封书信记录了下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起码对研究南北朝时期岭南百越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起了重大的作用。

那么,徐陵代笔的《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是写给谁的呢?史料都没有这方面的说明。我在长篇历史小说《冼夫人》里大胆地认为是写给冼夫人的。想法有如下几点:

(一)《隋书·谯国夫人》载:“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赣石。还,谓宝曰:‘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这里明确记录陈霸先举军北伐侯景时,不仅得到了冼夫人的军事援助,且得到冼夫人的经济援助。近人范文澜在其著作《中国通史》里指出:“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得冼夫人援助,冼夫人成为陈朝在岭南的重要支柱。”从史料来看,作为岭南酋豪,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如此有计划、大规模援助陈霸先,除了冼夫人外,再找不出第二人。冼夫人对陈霸先北伐平叛的支持,既奠定了冼夫人后来在岭南政治地位的基础,也奠定了冼夫人与陈霸先战友般深厚感情的基础。所以,《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应该是写给冼夫人的。

(二)《隋书·谯国夫人》载:“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岭南出现大乱时,冼夫人登高一呼,万山回应,数州帖服,彰显她无与伦比的群众基础及领袖魅力。又,广州刺史欧阳纥叛反,朝廷遣章昭达率大军入岭南平叛,冼夫人“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进入岭南,最终平定叛乱,这都在《隋书·谯国夫人》里面记录下来。“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再一次印证了冼夫人在岭南百越的领导地位及其影响力。所以,陈霸先给岭南酋豪的书信,非冼夫人莫属。

(三)从《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的内容及行文语气来看,此书亦应该是写给冼夫人的。

(1)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后,扶梁武帝的孙子晋安王萧方智继了皇位,陈霸先自己也因功身居相位。王僧辩原先的部属及亲党不服从陈霸先,纷纷举兵反抗。陈霸先处于“四面楚歌”之时,虎视眈眈的北齐又遣军大举侵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好在陈霸先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处变不惊,应付自如,先后将“内乱”及“外患”都逐个解决。陈霸先刚喘过气来,在岭南的广州刺史、曲阳侯萧勃又乘机起军反叛,最后也被陈霸先遣军平定。陈霸先“静难夷凶,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使危机重重、摇摇欲坠的梁政权得以延续,自己当然飘飘然陶然自得,以“救世主”自居,慢慢萌发了“禅代”的欲望。这时的陈霸先,对远在岭南,拥有重兵,极有威望的冼夫人真的那么放心么?于是给冼夫人去信,罗列自己的武事功德,所谓“远迩敬欣,华夷怖慑”,继而宣扬自己天宽地阔之容:“今所擒欧阳頠、傅泰等,莫不弘宥,政尔授其兵马,处以荣禄,坦然游狎,无介怀抱。”陈霸先自诩“吾既忝荷明私,位逾台衮,身持帝王之柄,手握天下之图”,无非炫耀自己现在政治力量及军事力量的强大,天下再没人可与他争锋了,当然也包括冼夫人在内。这是陈霸先给冼夫人去信的第一个目的。

(2)陈霸先在书信中最重要一点,便是直接向冼夫人要人为质,这也是陈霸先写这封信给冼夫人的终极目的。

在封建社会里,各政治集团为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国与国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达成一种国与国互不侵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的遵循方式,除了有严谨的文字约定,还要以人为质,来约束及保证承诺的诚实稳固,始终如一。人质必须是政治集团首脑的至亲之人来充当,一般都是子侄之类,故称为质子。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强方”向“弱方”,“上级”向“下级”索要人质,所以本来就无“公平”可言,只不过是“弱方”、下级”无奈的授人以柄罢了。

战国时期秦国王孙异人,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亦即秦始皇的父亲,起先就是送在赵国为人质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人质了。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国与国之间互派人质的事更是屡见不鲜。如梁绍泰元年(公元555年)三月,梁王僧辩与北齐达成和约,王僧辩遣儿子王显到北齐为质;梁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十二月,梁陈霸先与北齐达成和约,陈霸先遣侄儿陈昙朗随梁永嘉王萧庄,丹杨尹王冲之子王珉往北齐为质;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二月,王琳为求得北齐的援助,派遣兄子王叔宝率所部十州刺史子弟赴北齐为质。那么地方政权,或握有兵权而镇守在外的官员于中央政权又是怎样呢?概莫能外,一律都得送质子。如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九月,陈霸先派儿子陈昌及兄子陈顼入朝为质。时陈霸先与王僧辩都是梁元帝萧绎讨伐侯景的主将,手下握有重兵,萧绎如何不疑?所以陈霸先一样得遣子入质。还有后来的广州刺史马靖,由于兵强马壮,陈宣帝陈顼对他不放心,同样命他遣子入质。

作为质子,身在虎穴之中,一有风吹草动,灾难即刻降临。陈霸先的侄儿陈昙朗在北齐为质,北齐就因陈霸先抗逆的缘故,即把陈昙朗杀了。

陈霸先有禅代梁朝为帝的倾向,惧怕冼夫人会拥岭南抗击他,自然心虚。只有让冼夫人遣子入质,陈霸先才能放心。但冼夫人并未“叛反”,陈霸先也不便就忘却过去与冼夫人的交情,一下子就变脸,于是在这封书信中先“客气”地和冼夫人拉家常:“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故乡如此,诚为衣绣,故人不见,还同宵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继而慢慢转入主题,向冼夫人伸手要人质:“君之才具,信美登朝,如恋本乡,不能游宦,门中子弟,望遣来仪。”终于露出真面目来。

冼夫人这时深知自己在岭南地位显赫,远非昔日可比;陈霸先也已不是当年北伐侯景时区区的高要太守、西江督护了,而是堂堂丞相。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岭南百姓免受兵灾之苦,冼夫人摒弃一应私心,最终毅然送唯一的年仅九岁的儿子冯仆进京。陈霸先毕竟是个“贤明”的人,冯仆一进京,他便深信冼夫人不会“割地称王”,不会“反”了,疑团顿解。陈霸先高兴之余,不仅把冯仆放了回去,还加官晋爵,让年仅九岁的冯仆当阳春郡太守。

(作者单位:电白区文联)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