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民俗风物

信宜民艺馆展陈当地民间100多件工艺精品、物件

一馆观百艺 感受匠心之美

茂名网讯 据闻信宜有茂名市首间民艺馆,展陈信宜民间许多工艺精品、物件,还展示信宜许多民间艺术,长年免费向民众开放。日前,茂名晚报记者慕名前往信宜民艺馆进行采访。

信宜民艺馆。

民艺馆展陈100多种精品、物件

信宜民艺馆位于该市城区大木垌健康路49号,馆内面积150平方米。民艺馆面积虽小,但内有“乾坤”,设置有展览厅、交流厅、名师创研室、艺书阁和音乐香房等功能室。民艺馆内展陈的“宝贝”“老古董”琳琅满目,可谓雅俗共赏。明清时期的木雕花板、50年前的姑卜茶、信宜绝版的电烙画、目前信宜唯一(使用了蓝田石、黑晶石、青田石等13种石材,运用了宋体、小篆、行书等7种字体)以20个镇(街道)名称创作的印章作品,南玉、榄雕、猛犸牙雕等各类工艺精品让人叹为观止,清朝时期的秤、人民公社时期的印章、老木圈椅(农村沿用至上世纪80年代的婴儿“专座”)等“老古董”让人目不暇接。民艺馆馆长文雪梅向记者介绍:“馆内展陈的各类工艺精品、物件有100多种,大部分是信宜出品。有省级非遗花灯、南玉、竹编、飘色(照片)和茂名市级非遗精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生活物件(用品),以及其他省、市制作的国家级非遗精品。”

据介绍,民艺馆有“四民”,由民间文艺爱好者自筹资金设立,展陈信宜民间许多工艺精品、物件,展示信宜许多民间艺术,长年免费向民众开放。该民艺馆充满艺术魅力,贴近群众,深受信宜各界群众欢迎。

泥塑作品《袁隆平院士》。

民艺馆还是一个文化阵地

以前,信宜市没有能集展示、交流和创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民艺场所。2022年初,在信宜市文联的指导下,在信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支持下自筹资金,在信宜城区比较清净的锦江河畔大木垌健康路租房子,装修、布置民艺馆,填补了信宜乃至茂名市民艺馆的空白。信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向社会征集一部分民艺精品、生活旧物件(用品),协会会员也把珍藏的部分“宝贝”“老古董”放到馆内展陈。民艺馆全年免费开放,一馆观百艺,见人见物“见”生活。走进民艺馆,能感受匠心之美,体验信宜民艺的独特魅力。

木雕艺术品。

特色印章作品。

据了解,信宜民艺馆不定期举办民艺公益课堂、艺术沙龙,对非遗、文创等文化进行挖掘、宣传、推广,先后举办了“信宜市篆刻艺术展”“书写侨批”(信宜老一辈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等精彩的公益活动。团茂名市委工作会议以及信宜市传统产业升级调研等会议在民艺馆召开,华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信宜中学红色主题研学、信宜市大学生竹编公益实践课、信宜市传承经典文化研学等活动在民艺馆举行。民艺馆在开设“内展”、宣教的同时,民艺馆的骨干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开展精品巡回展、现场手艺公益义教、特色工匠作品征集、民艺资源普查登记、建立资源数据库等工作,传递民艺资讯,展示民艺风采,传承弘扬信宜民艺,包装、打造信宜民艺品牌,深化民艺与文创、文旅的融合。

信宜民艺馆是信宜市文艺界首个“侨胞之家”、民间文化传承基地、非遗传习所。民艺馆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群众5100多人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被茂名市评为“茂名市终身学习品牌”,被信宜市评为“信宜市优秀活动品牌”,被誉为“信宜民艺新地标”。文雪梅表示,将坚持“推人才,推作品”的办馆宗旨,致力把民艺馆打造成为信宜市标志性的民间艺术汇聚地,继续不定期举办民艺公益课堂、艺术沙龙,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和传承。

扫一扫看视频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光耀 通讯员高干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