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精神文明创建

我市文明家庭杨伟明一家:

用爱闯过人生的风雨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杨伟明一家

茂名网讯 这是一个普通又不一般的家庭。在这个家里,夫妻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坚强撑起了一片雨后彩虹的天空,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文明和关爱,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市文明家庭杨伟明一家。

对病儿不离不弃

杨伟明和妻子陈艳是信宜砺儒中学的一对教师夫妇。2013年,他们的大儿子杨旭晨出生。然而,没多久杨旭晨就被诊断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唯一的根治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

杨伟明夫妻俩一边给病儿做保守治疗,一边积极寻求匹配的骨髓。其间,两次委托医院从中华骨髓库中找到匹配的骨髓,结果却不如人愿。后来,听闻第三代试管婴儿可以精准地做到骨髓匹配,于是,夫妻俩又进行尝试。但在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后,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庆幸的是,2018年,他们自然怀上了二胎。经检测,骨髓与大儿子全相合,希望的曝光终于亮起。2019年初,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亲朋以及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捐助下,他们带着杨旭晨到深圳儿童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取得了成功。

全家齐心挽救病儿

杨伟明父母都上了年纪,身体一向不太好。生活上,他们夫妇时常抽空回老家看望老人,换季时及时为他们添置衣物,还会根据其喜好烹调菜肴。平时,也会多了解老人所想,满足其所需,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天伦之乐。

杨伟明父母虽年迈,但看到孙儿患病,还想着倾尽自己所能,为这个家庭减轻负担。在杨旭晨没有做手术之前,爷爷拖着病躯,独自一人撑起一间榨油厂。很多时候,天没亮就起床蒸煮花生,夜黑都还没有收工吃饭。饭菜也极其简单,青菜白饭就是一餐。就这样,在杨旭晨做骨髓移植手术之时,爷爷拿出了六万元的医药费。奶奶腰椎间盘突出,直不起腰来,走路都很不方便。但她主动从老家来帮忙照看孩子,买菜煮饭。后来,杨旭晨到深圳儿童医院做移植手术,奶奶也跟过去,忙里忙外,打理一些日常生活事务。

爱岗敬业且热心公益

在工作上,杨伟明这对教师夫妇兢兢业业、多年来带的班级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杨伟明还获得了2021-2022学年度信宜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陈艳获得了2021-2022学年度信宜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同时,他们还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暑假期间,为了学生的安全,杨伟明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多次下到基层,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安全群众“板凳会”;进行家访,大力向群众和学生宣传假期安全的重要性,为学生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保驾护航。陈艳也不甘落后,好几次在获知市血站招募志愿者后,主动报名,积极参加了信宜市爱心献血屋志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献血,加入到献血行列中来。同时,为了做好预防地贫的宣传工作,减少地贫儿的出生,她还积极配合信宜市地贫协会,参加各种预防地贫宣传和关爱地贫孩子等活动。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奈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