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在电城品味“海”的味道

电城美食摊档

电城蚝炸

热油滚滚的铁锅正炸着蚝炸

新鲜出炉的鱼炸

电城特色美食刺龟皮汤

用来烹制鱼炸、蚝炸的地道食材

■吴菡

每一座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在电城,这种感觉似乎更加强烈。闻着空气里海的味道,走在古意幽深的巷子、十字街冒着热气的店铺、讲着方言的邻里、烟火人声会让你想起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纯真自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种时间的乡愁浓郁地包裹你。

电城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海边小镇,海洋资源相当丰富。广阔的海域孕育出各种丰富的海鲜,一日三餐自然以海产品为主。海人淳朴秉直的性格也体现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上,他们把“海”的“鲜”发挥到极致,海鲜烹饪多以白灼、水煮为主,讲究的是原材料的真味,虽然口味清淡,却可以把海鲜当饭吃到饱。这种饮食习惯据说源自渔民出海捕捞“煮熟就吃”的简单做法,说简单其实不然,除了海鲜必须新鲜以外,火候的掌握也是见功夫的。而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却衍生了当地更多的特色菜式。

据万历高州府志记载,电城又叫神电卫,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城有东西南北门,墟市有南街、北街、十字街、晚市。康熙电白县志则记录较详:南墟在城南门大街,北墟在城北门大街,十字街墟在城中四牌楼下,晚市在城中钟楼下。可见自明代以来,钟鼓楼十字街就是热闹的墟市,并且一直沿袭至今。

这么历史悠久的东西南北街,随便走进一家店都有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字号”。

每当夜幕降临,十字街就开始热闹起来,各种美食摊档香飘飘在空中交汇,引得路人寻味而去。

吴泓豫说了一句很诗意的话:在电城,藏在小镇里的美食,只有夜晚最知道。

吴泓豫是滨海新区餐饮美食文化协会秘书长,也是个美食家。夜晚微凉,她带着我们在霓虹灯下的十字街,感受小镇浓浓的烟火气,品尝小镇浓浓的“海”味。

在电城,如果说哪一道美食最能体现这里的特色和风味,那一定是电城蚝炸和电城鱼炸。这里的人说起这两炸,前面是一定要带上地方定语的。原来很多人并不知晓电城蚝炸这道美食,毕竟这只是一道民间小吃,2016年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的一段真实的寻亲故事让它名噪一时,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电城一个7岁的孩子被辗转拐卖到云浮,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人。十几年后,在云南一个小镇打工时,在一个电白人开的小吃店,偶然吃到一种叫蚝炸的小吃,他突然就有种熟悉的感觉,吃着吃着竟流下了眼泪,他终于想起这是自己小时候经常吃过的,这是故乡的特产。凭着记忆中的味道,他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家乡,找回了亲生父亲,真是个传奇。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说“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吃,是故乡的记忆,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有海的地方都有生蚝,但蚝炸唯茂名独有。最正宗的当属电城蚝炸。据说起源于清朝中叶,经代代接续传承,成了电城最出名的民间小吃。

蚝炸的做法并不复杂,先用熟米粉和生米粉调成糊状,有的会放上一些葱花搅拌增香,裹上一个新鲜的生蚝,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起锅后一定要趁热吃,嗤嗤酥脆的表皮下,生蚝还是那个生蚝,鲜嫩多汁。

讲真,吃过鱼炸,你会觉得比蚝炸更好吃。地道的鱼炸必须以新鲜优质鱼肉为材,其中以海鳝和蒲鱼做出来的鱼炸口感最为纯正鲜美。

来到北街,北街的烟火味更浓,也更热闹,人声、车声和油炸声混交一起,鱼炸蚝炸摊档几乎每隔几步一间。林记鱼炸店是这条街“最靓的炸”,不少食客正围着热油滚滚的铁锅等着自己那份。林记鱼炸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营,现在已是三代传人。只见老板熟练地将生、熟米粉按比例调成糊状,等锅中油起泡,将切成块状的鱼沾上米糊,慢慢放入油锅炸。类似蚝炸一样炸至金黄,出锅的时间得拿捏准,这手艺最看师傅。这条街除了鱼炸、蚝炸,还有鱿鱼炸、鱼蛋炸等等,我们戏称北街为“炸街”。很大一块的鱼炸或者蚝炸才4元,真是“好抵吃”。

鱼炸和蚝炸一样要现炸现吃,咬一口,外焦里嫩,满口鲜香,如果蘸点盐粉,裹上一片生菜叶,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不吃三四块都感觉不到这个美食的真谛。这也理解了林语堂为什么说吃比宗教、比学问更值得我们慎重其事。因为你根本无法抗拒人生于世最基本、最自然的生活状态。

蚝炸、鱼炸,被在外谋生的电城人带到他们打拼的城市,除了保留传统的街边摊档,还成为酒店、餐馆的佳肴,为故乡人稀释了乡愁,给外地人多了一种美食选择。“但电城本土的蚝炸、鱼炸更胜一筹,口感更纯正,现在是本土特色美食中一张名片。”吴泓豫说。“小镇的人对这特色小吃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偏好。不少名流乡贤返乡,都会到鱼炸摊档吃几块鱼炸,告慰乡愁。而对外地游客来说,到电城没有吃过电城的蚝炸、鱼炸,那就不算真正来过电城。”

这里还有一种你在别处吃不到的美食叫刺龟皮汤,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美味海鲜汤,藏身在东街的一家小店——鸿发刺龟皮,如果吴泓豫不说,你几乎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这家店铺经营刺龟皮汤有30多年了,在小镇很出名,每天食客不断。那晚我们看到有一位客人拿了一个大锅来打包。

刺龟,又称海刺猬、刺豚,是一种深海鱼,因外表与海龟相仿且带刺而得名。其精华在于皮,称之为刺龟皮。这时是8点左右,天还没完全暗下来,但档口已围满了人。店老板一边快速做着一边给我们介绍刺龟皮汤的烹制方法,工序是相当的繁琐。先去除内脏晒干,再浸软拔刺,再晒干后用盐炒成型。制作时泡软,然后用鸡鸭和猪肉、腩肉熬出汤底,加入处理过的刺龟皮慢煮,待出锅时,倒入鸡蛋散、再淋上些许麻油便可食用。

真是这么好吃吗?吴泓豫让老板给我们各盛了一碗,熬制后的刺龟皮如网状,有肉丝、蛋花夹杂其间,几粒葱花漂在汤面上,还真能勾起食欲,喝一口,汤鲜肉滑,说不出的美味。

刺龟皮汤,有养胃护肝,止咳防哮喘等效用,是电城人的美食记忆,从小喝到大、从大喝到老。

南街最出名的是糖水。南街87号糖水铺是电城的老字号,因为品种多,全手工制作,真材实料而且价格实惠,3至5元不等,所以食客特别多。这里各种馅料的汤圆糖水,个大饱满,像小笼包,是童年时吃的样子,味道很怀旧。

海菜糖水是小镇独有的糖水,闻着就有海的味道,喝一口清甜冰爽,如海风拂面又直抵心肺。

绿色的海菜,漂浮在海面上,像发丝一样细长,每年冬末春初最多,渔民捡回来后经多次清洗才能食用。海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功效。

大薯粑子糖水也是这里的特色。老板说做这个糖水是力气活。先将大薯刨削成粉,然后与面粉混淆揉搓成团,揉搓这道工序很费时费力但也最重要,直接影响到糖水的质量,一般是老板亲为。将揉好的面团放入自制的机器挤成两头尖的粑子,放入水中煮熟。大薯粑子有韧劲,细嚼出香,一碗管饱。老板说,现在很多店铺的糖水都是速成的,手工做的很少,每天起早贪黑,虽然挣得少,但他会一直坚持,传承好祖辈留下的技艺,毕竟镇上的人也都喜欢喝他的糖水。

爱和美食,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耐心慢品的两件事。前者收获幸福,后者捕获美味。小镇上的人间烟火,每个时刻都充满着热情与活力,这似乎就是这个海边小镇自然的生活状态。没有忙碌的节奏,也没有城市的压力。可以悠闲品茗,可以邀友畅饮、可以遍尝美食,享受每一个休闲的瞬间,将生活过得慢而从容。

其实,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艺术。在小镇穿梭,我们品尝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本版图片由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柯丽云通讯员小鱼摄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