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走进贝雕研学课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永坚 摄
茂名网讯 为了推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贝雕工艺、海洋文化的认识,11月24日,茂名国旅组织了来自化州等地的3批学生参与别开生面的电白贝雕研学活动。当天,共有900多名学生参加体验了这一天的丰富的研学过程。
体验做个快乐的非遗小工匠
当天,同学们分批来到位于塘霞俚街附近有福城里的贝雕研学课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贝雕的发展历史,并参观了在这里展示的电白贝雕工艺品。随后,研学指导师向同学们讲解了贝雕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同学们认真倾听,个个饶有兴趣地看着贝雕研学包,迫不及待,跃跃欲试,都想自己动手制作。在研学指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踊跃参与,动手感受了贝雕成品的制作过程,大家都兴趣盎然,现场气氛热烈高涨。连续几天,这里都举办了这种系列研学活动。
电白贝雕列入茂名非遗项目
电白贝雕近年相继被列入电白区和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5月,在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茂名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电白贝雕入选。
贝雕源自传统的螺钿工艺。电白盛产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螺、蚌、蛤等海产品,是制作贝雕的优质原料,创建于1985年的电白永乐贝雕工艺厂,前身是电白县霞洞镇永乐贝雕工艺美术总厂。经过多年发展,贝雕已成为电白的一张文化名片,永乐贝雕以人物、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为创作题材,采用平面贝雕画、立体贝雕、贝雕盆景、圆雕、通雕、浮雕等创作手法和技艺,制作的产品种类有贝雕画挂件与摆件、立体贝雕摆件、贝雕盆景等。
国旅组织系列研学活动
茂名国旅组织的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又是一次劳动教育研学活动。活动以学生们喜闻乐见亲手制作的方式将电白贝雕工艺非遗文化传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了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电白贝雕非遗项目传承人莫善玉还到过研学课堂亲自指导。学生们纷纷动手实操,现场到处洋溢着“小工匠”的汗水与快乐。学生们深入了解贝雕艺术创作,感受到创作艺术的快乐,真切感受工匠精神劳动乐趣,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传承意识,并高兴地把自己制成的贝雕作品让老师帮着拍照留念,个个倍加珍惜地高兴带回家。
此外,同学们还前往疍家墟·塘霞俚街、有福城等附近其它地点参观和体验,感受到了茂名落实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家收获感满满。
为了提升组织承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近年来,茂名国旅购置了40辆全新旅游大巴,采购了1000套无线讲解器等设备用于研学课程执行,茂名国旅已有300人取得研学指导师证书,率先实现了研学指导师全员持证上岗。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 记者 张永坚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