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走遍茂名

安良堡:历史长河里的建筑瑰宝

摘要:

寻访百年茂名 看过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观众,相信都会对剧中容家豪华大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高州曹江镇安良堡村里,也有一座昔日的豪门大宅,毫不逊色于《橘子红了》的容家大宅,而且近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与日俱增。

寻访百年茂名 看过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观众,相信都会对剧中容家豪华大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高州曹江镇安良堡村里,也有一座昔日的豪门大宅,毫不逊色于《橘子红了》的容家大宅,而且近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与日俱增,它就是有名的梁氏大屋安良堡。近日,记者慕名前往安良堡村,目睹了安良堡犹存的风韵,聆听了本村老人述说安良堡昔日的繁荣盛况。

耗时十年建成 安良堡村位于高州市曹江镇东面,距离高州市中心约10多公里。梁氏兄弟所建的安良堡就座落于村中央。安良堡原是一座清代豪门古堡,是当时村民为防卫盗匪侵扰而建的堡垒式建筑。牵头人为当地乡绅梁顺斋。安良堡外墙用青砖砌成,堡周长700米,高3.5米,东南西北各建门楼一座,驻民团防守。堡内曾住有村民30多户。 1937年,梁顺斋之曾孙梁谱埙、梁谱篪兄弟将自己所属的堡内建筑拆掉重新扩建,直至解放前两年才完工,这就是高州六属(茂名(高州)、电白、信宜、化州、廉江、吴川)十七大村堡之首的安良堡。 

记者去到安良堡时,正是烟雨朦胧时分,只见堡内大院杂草丛生,紫红色的牵牛花在烟雨中摇曳。院内堆放着不少水浸木,硕大的历经年轮的黑色水浸木,爬满了藤蔓,让人产生一种荒凉的感觉。 据安良堡村中的刘锦振老伯介绍,院内的水浸木是从安良堡前面的鉴江河捞起的,几年前河边建起了一个沙场,邻居便把捞起的水浸木暂时搁置在这里。记者看到,安良堡的正厅大门紧锁,只有厨房还冒着炊烟,原来是附近沙场的一位工人在煮饭。据煮饭的刘叔说,安良堡现在由梁氏后人的一位远亲保管,厨房是沙场老板暂时租用的。

 雕栏玉砌犹显昔日鼎盛 

据悉,梁氏兄弟所建的安良堡占地17亩,是原安良堡面积的一半。安良堡分为两座大宅,一座大宅坐北向南,即是梁谱埙的怡园,3337平方米,现还有房59间,因为此屋在文革期间被毁了一部分;一座坐西向东,是梁谱篪的永春园,3644平方米,现还有房79间。两宅既独立又相连,两大住宅均有花园、亭榭、水池、鱼塘等。坚固的外墙爬满青藤和随风摇曳的小榕树。 安良堡正门,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选用了传统的门额、门对灰雕及拉拢式的圆柱形活动门。住宅区的门口,采用了西式的装饰艺术,用抽象简朴的线条装饰。古式的阁楼和西式的走廊,双页开启的大门和单向开启的房门,西式的拱门和中式的方门互相衬托,屋脊和飞檐上的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汇,别有一番情趣。 安良堡前楼面临鉴江,在鉴江岸边,建有简易码头。据说,由于梁谱埙和梁谱篪兄弟的田产有相当一部分在吴川梅菉等地,加上当时运载货物主要是依靠水上运输,所以他们修建了这座码头。这简易码头装卸的各类货物,通过一条数十级的石板路,连接安良堡前的简易公路,直入安良堡内的粮食储备仓库。现在,简易码头仍然十分完好,只是鉴江河水早已变浅,再也不能行船。 

耄耋老伯忆述首富奢华生活 

历史的流逝,时序的星移斗转,安良堡豪宅人去楼空。然而,我们从安良堡前楼正门灰雕的“人为柱石坚无比,我作干城厚有余”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安良堡主人当年是多么的自负自得。84岁的刘锦振老伯说,他从小就认识梁谱埙和梁谱篪兄弟,也常常出入安良堡,所以对大宅内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据刘锦振老伯说,梁家发展到梁谱埙、梁谱篪兄弟时,家业已蓬勃发展,高州六属各地方都有他们的田产,财富显赫,至民国初,田租达一万多石,成为高州六属之首富。而且两兄弟均娶宦绅家庭之女,联姻显赫,涉足宦海,使家族臻于富贵双全。 刘锦振因为家贫,便常常帮梁谱 篪家看养牛以讨饭吃。刘锦振能说会道,粗懂文墨,和梁氏兄弟的师爷们很熟,因此得以随意出入安良堡。刘锦振说,他看到梁氏家人用的是象牙筷,每餐都可享用佳肴美酒。楼房后的花园,亭榭及鱼塘旁种有奇花异草和果树数十株,一年四季,花红草绿,果香四溢,环境幽雅。 刘锦振记得,安良堡里平时干家务活的就有数十个工人,还有自卫队,自卫队成员均配有枪支。 1949年解放前夕,梁氏兄弟到了香港定居。梁谱篪有一女现居广州,是一位教授。其他的子孙多是经商。解放后,政府把安良堡作为粮仓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将安良堡归还梁氏兄弟,梁谱篪在广州的女儿回家乡签领,除此之外,梁氏兄弟后人都没有回过家乡。

 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安良堡建筑风格独特,它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又融入西方的装饰艺术,是一座集防卫、住宅、贮藏于一体等综合使用功能的建筑,堪称中西结合的民居典范。安良堡的结构完整,厅、堂、卧室、书房、厨房、水井、下水道、厕所、围墙猪舍等一应俱全。大宅的排水系统也别具一格,落到大宅的雨水通过管道进入天井中的大水池,水池水满后才往外排泄,因此,水池常年储满水,可备发生火灾时使用。 梁氏大宅主体建筑对外的墙体上,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就开有射击孔和瞭 望窗,其监控火力可达堡内每一角落,和大宅四周的围墙、护卫角楼组成了坚固的防御系统。安良堡建筑技艺体现了当时的民间工匠的高超技术,它的价值已引起了建筑界、文物界,甚至易学界等各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组的专家到安良堡考察后认为:像安良堡这样的民居建筑,在广东已属罕见,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应妥善保护。

策划/吴菡 文/车杰蓉 吴祖光 图/岑稳  

编辑:车杰蓉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