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望月梦圆

摘要:

月满情思中秋至,无限欢聚暖心头。我们年少时,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离别。也不知道中秋的月亮与平时有什么区别。只知道每年中秋好吃的月饼才是我的期盼。

梁占庭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转眼又是中秋,身处南国油城,每当月圆时,心中便感觉有一种残缺。究竟缺什么呢?呵!缺了故乡!缺了母亲手掌的温暖,缺了父亲间或的教诲。归程太远,只有心扉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常回家探望。自从把青春决定镶嵌在茂名这金子般的热土上,思乡梦就常常被唤起,但梦醒了却怎么也连不起一个完整的画卷,因此,在玄夜深处、月儿圆时,心中难免就有了一份残缺。是啊,年年中秋,只能北望故园,用眷念的心托起他乡这一轮为年轻的梦想而不断追求的明月。

月满情思中秋至,无限欢聚暖心头。我们年少时,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离别。也不知道中秋的月亮与平时有什么区别。只知道每年中秋好吃的月饼才是我的期盼。记忆中的中秋节,无论大人小孩都忙,大人们几天前便忙着做好吃的,小孩也围着大人,包饺子、炸麻花,孩子们做得不像模样,但大人们总是最宽容的。我和妹妹也帮着包饺子,妹妹包的饺子总是鼓鼓的,妈妈说像绵羊,而我包的饺子却扁扁的,放在面案上站都站不住,笑得人眼泪花花……待当晚万籁俱寂、月明如镜之时,大人把洗得发亮的各种水果和制作精巧的月饼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放在早已摆放在院子里的供桌上,然后点上一炷香,虔诚地磕个头,妈妈说是祭月神,名日拜月。我和妹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磕头,但心里想的却是供桌上的月饼。一炷香燃尽,我们兄妹俩便迫不及待地围着桌子坐下,眼巴巴地等着妈妈给我们分月饼。妈妈总是把圆圆的月饼切成一样大小的四块,每人一块,然后我们有说有笑,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的月饼,快乐的笑声洒满小院……现在回想起来格外美好。

这几日,外出湖南至衡阳,看到了名曰“酥薄月”的月饼,思念起西北那廉价的酥皮月饼,瞬间想起了月是故乡圆,思乡明月方是圆啊!其实,这已经是离家的第二十个中秋,但也是越发想家的中秋。青春追梦时,挥挥手,就远走到了天涯海角,身后的担忧被牵扯得细细长长,而在细细长长的牵挂后面却是父母双亲日益苍老的面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颗游子心便开始载满了母亲那深深浅浅的泪窝,终于知道了十五的月亮为何亮得如此透心,如此让人着迷。尝一口“酥薄月”,脆香满口,回味无穷。

多少月圆月缺,多少花开花谢,但中秋月却能穿梭古今!因为这一天,除了诗意的浪漫,它还有一层亘古不变的涵义——人团圆,心团圆。中秋的终极蕴意是“圆”。先贤们对“圆”情有独钟,也许与“天圆地方”的意识指向相吻合。通过旁人解说打开僵局谓“圆场”,男女双方开始过夫妇生活谓“圆房”,声音婉转自然谓“圆浑”,成人之美谓“圆全”,梦想得以实现谓“圆梦”。而对圆周率特别有研究,则是举世周知的。人们或期盼自己生活圆圆满满,或对亲朋好友遥寄思念: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现在我与和我一样的我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南方油城这片热土上书写下我们的事业和快乐,建设我们奋斗的家园。

抚过货架上满满的“酥薄月”,走在人来人往灯火辉煌的街上,一阵暖风吹过,丝丝凉意醉人心。想起王菲的歌《但愿人长久》,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又想起贪吃仙药而远离爱人而去的嫦娥,在清静寂寥的月宫,偌大清冷的宫殿,会平添几分悔意吗?然而,这就是选择的结果。

月球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和畅想。因其谜化而显得神圣,也就有了人类由月及人的永恒情结。多少文人骚客不吝笔墨,对月抒怀,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也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豪放;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同样一轮中秋月,有多少想象,就有多少美好,也便有多少寄托,可谓道不完离别的苦,流不尽相思的泪。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千古绝句,淡淡的惆怅与浓浓相思辗转千年,流传至今,愈发弥香。现如今,我们总是马不停蹄地忙碌,甚至找不到停下来的借口,但人们内心深处都有这么一个寄望:放慢脚步,享受时光,感受久违的温情。几近中秋夜,月正明,花正好,酒正醇,情正浓。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