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起,拉开窗帘,见楼群后面卧一青山,树木茂盛,想起电城庄山的荫幽,拿出纸笔挥洒,画成,取名《庄山毓秀图》。
《庄山毓秀图》
朱积
早起,拉开窗帘,见楼群后面卧一青山,树木茂盛,想起电城庄山的荫幽,拿出纸笔挥洒,画成,取名《庄山毓秀图》。
两年前,曾随广州几位画家到庄山写生,大家各处寻找角度,竟不知何处落座,一致认为庄山不好画。一座美到让画家无处下笔的山。几天后,众人整理过的写生稿发出来,逐幅检视,画得很一般。有一幅画得稍好,但那不是庄山,而是北方的崇山峻岭。
庄山突兀地耸立在一块临海的小平原上,自古就是登高望远,临风抒怀的一处风景胜地。山上树木葱茏荫郁,巨石如壁,小石嶙峋。幽深处,藏有一泉,一亭,一寺。山口前大树参天,一涧横流。踏石板过小涧蜿蜒而上,主道的左边有一巨石蹲坐,右边斜上方有一小亭翼然其间,我叫它“挹翠亭”。
主道往左通一小径,过一石拱桥,右拐是一禅寺。主道右边有另一条石板砌成的曲径通山顶。坡度比主道要陡,却是一条登山捷径。年轻人上山顶图快,大都喜欢走这条路。
上到山顶,田畴原野,村庄城郭匍匐于地,阡陌纵横,楼宇错落。远处的大海,一派迷茫。清代一官员,许是第一次登高望海,在石上凿字“云飞海立”。后世众人到此望字,每每一脸疑惑。
这次画庄山,我只画山口前段,抓住毓秀这个特点来作文章。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