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与女儿在海边
2020年3月19日的一声啼哭,我的女儿诞生了。
她的皮肤皱巴巴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像个小猴子。这个“小猴子”一出生就让我忙碌得不行,给她喂奶,给她洗澡,帮她换纸尿裤。特别是哭泣的时候,我会更加的手忙脚乱:“我来了我来了。”一时的难于转变身份,本来应该说妈妈来了的,结果还是难以改口。
有了女儿的日子变得天翻地覆。时光在既幸福又不快乐地闪过。这段时日里,她学会了抬头、翻身、走路、奔跑和跳跃。其中我付出的精力不计其数。有时候也会生成无端的感慨,为什么其他动物一生下来就会行走,唯独人类——自封的高等动物,却要耗费几年时光。
有人说,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直到养育了女儿后,这句话我才有切身体会。
在女儿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她就发掘了抢别人玩具的“爱好”。经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抢。我们完全来不及阻止,只能不停地和别人赔礼道歉。后来才从我的母亲那里知道,小女就是我以前的再版。
女儿有时候会误触一些危险的玩具,例如指甲钳这些,我们都会迅速抢过来,然后放好。然后孩子就大哭特哭,我们再抱抱她安抚情绪,并没有及时和她强调和沟通这个“玩具”的危险性。所以她可能就从我们身上学会了无理由地抢别人的玩具。
初为人母的日复一日的生活,教我懂得了很多东西。孩子是一张空白的纸,如果我们是一名画家,那就要绘出一幅美丽的画,总不能自己画不好(教不好),就怪纸张质量不好吧。当然也不是每幅画都一样的画法,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底色不一样,有些是粉色,阳光积极;有些可能是蓝色的,成熟稳重。所以孔子才强调因材施教。你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够勇敢,甚至于懦弱,可以让家里勇敢的人(不分男女)多带他玩亲子游戏,在室内或者户外,既可以增强亲子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何为勇敢,给他原有的性格底色抹上浓厚的一笔。不过切忌在孩子面前说他懦弱,可以鼓励他,多说正能量词汇:我们相信你会越来越勇敢的。还可以举例说明:你今天敢坐小飞船了,你是个勇敢的小孩。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说的话要言之有物,不能夸夸其谈。这就叫言传身教。
初为人母,使我心中有了一种教儿育儿的责任。古人不是说儿不教,父母过吗?因此,我利用空闲时间,广泛去读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如史蒂夫·比达尔夫写的《养育女孩》等。说来也巧,书里面的内容与我的想法,竟不谋而合。
现在有不少家庭,对男孩女孩的教育采取不同方式。但我认为养育男女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无差异,去性别化。例如在孩子的玩具上,就不要过份分男女。女孩也可以舞刀弄枪,男孩也可以插花过家家。尊重孩子的喜好,开心快乐最重要。女孩子不要过度打扮,要穿方便的衣服,不要灌输女孩就得美的观点。我认为男孩女孩只是体力有差异,智商上没有差异。君不见如今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男化妆师设计师,也有女士兵和女宇航员吗?勇敢坚毅可以是女孩子的特性,温柔善良也可以是男孩子的优点。
最后,很感激我的女儿也带给我的成长。我在照顾她的同时,也在修筑自己的内心。在了解她的同时,也在回顾小时候的自己。我懂得了换位思考,明白了爱的存在意义。世界上很多东西越用越少,唯有爱,越给越多。
刘焕灵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