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港和澳门,在国人的概念里,是两个很特殊的文化缓冲带。
■梁占庭
香港和澳门,在国人的概念里,是两个很特殊的文化缓冲带。港澳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脉,他们的发展牵动着祖国母亲的心。
乘着周末放假,兄弟几人相邀而行。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窄窄的路面,色彩缤纷的广告牌在头顶掠过,夹杂着繁体字和英文,见到最多的是出售化妆品和港药的小店,店内雇员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慵懒地倚靠在椅子或货架上。见到有人进来,便春风满面地迎上来,确有种顾客至上的感觉。一番热情推荐之下,不买点东西都有点不好意思,这或许也是香港数十年经济繁荣的一个内因吧。第一天我们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九龙、旺角、兰桂坊、星光大道、金融中心……一批在港剧中常常出现的事物,和自己亲密接触了一把,颇有些“我在港中走,港剧心中游”的韵味。
黄大仙祠对港人来说是享负盛名、无人不晓的,坐落在九龙狮山下的龙翔道,远望金碧辉煌,建筑雄伟;现场人头攒动,香火鼎盛。祠内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孔道门的精巧,三圣堂奉祀着吕祖、观音和关帝,从心苑的绿瓦清幽等。祠内几座牌坊建筑遥相辉映,从初入的“赤松黄大仙祠”山门,到祠内悬挂“啬色园”匾额和下方镌刻“第一洞天”横额的首座石质牌坊,再到“金华分迹”木石结合的重檐牌楼,很是精美。牌楼前十二生肖披红挂彩。往里去,孟香亭格外精致,“皆大欢喜”匾额字体俊秀,让人印象深刻;天王各震一方,充分表现传统文化。据一侧的男子讲,黄大仙祠所在地,远望就像狮子驮铃形,属九龙的第七枝龙脉,自狮子山缓缓而下,变成蜂腰鹤膝落脉在黄大仙区,名为“丝线吊金钟”或“狮子驮铃”。我在似懂非懂中思索着,概是不懂风水的缘故。
港式普通话,夹杂着各色人等,在买卖中交换着缤纷的人间烟火。各档次的化妆品让人目不暇接,满足着不同阶层的需求,和内地相比,香港的绝大多数青年男女都会着淡妆,精致而舒适,没有一点腻歪的感觉,多了些赏心悦目。沿街的金店饰品花样繁多,价格也实惠,我也不甘寂寞,拿着自己心仪的小件儿,在欢声笑语中倍感钱包的空瘪。
几经换乘,来到星光大道,这个见证香港电影史的时空隧道。梅艳芳、张国荣、周润发……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及其掌模、点状肖像构图、签名均匀地在护栏上呈现,成为游客和自己喜欢的明星近距离、无障碍接触的一种方式。当和自己喜欢的明星掌心相扣的时候,竟然有种莫名的激动。人啊,总是期盼着美好,但却忽视了这些闪光的名字背后存在着的几多流离与悲欢。凡人的如梦人生,明星的人生如戏,戏与梦的交织,构筑出千千万万个观众眼中的哈姆雷特,酸甜苦辣咸,这就是生活。
从海港城可乘坐去珠海的大巴,经过被誉为“世界新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寻找当晚的休息酒店。桥宛如游龙,一部分驰骋在海面上,一部分卧藏在海底成为隧道,双向六车道在车来车往中,拉近着内地与港澳的距离。远处,帆帆渔船漂浮,随着波浪起伏。渔民和着夕阳,很是唯美。
天际,一轮斜阳仍旧露着脸,正一点点往下坠,淡淡的殷红里潜伏着浓烈的杏黄,别有一番情致。浪起与风骤,变换的云层,诠释着聚散,此时风云际会一词似更为贴切。隐约漂浮的小岛,黛色悠悠,调戏着天边的彩霞,或滚动,或飞升,极为灵动,虚实相间,层叠有致,很容易让人跌进梦境里。跳跃的波浪在云彩的映衬下,显得柔和起来,阳光渐暗,海就越发深沉起来。岛畔的小乔木,随着风的幻化,摇摆出一种诡异的神秘,看惯了港剧的严谨,似乎那郁郁葱葱背后总会有出其不意的故事发生,让人心生紧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想必见到此景也是一样惆怅的,也会在绚烂的晚霞和诡秘的丛林间切换。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绚烂过后是一片沉寂,但黑暗过后必有黎明。景如此,心也如此。
珠海小住一晚,又越拱北踏足澳门。与香港的建筑风格不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概是受限于土地和地质,澳门建筑普遍不高,一扇扇颇有些日系风格的窗棂镶嵌在建筑上,与内地建筑的大气相比迥异。新葡京在阳光下,灿灿金光煞是醒目,游客来来往往有人是为了猎奇,有人却是博弈运气,正因如此,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则灰头土脸。这不就是生活么,当你平淡看待生活际遇时,一切都会在安静中发生和结束;但当你内心的欲望无限扩大的时候,往往是飞得越快跌得越惨。
猛地一阵风过,天边依然灿烂,但却有雨打在脸上。说时迟,那时快,瓢泼大雨已至。站在新葡京的廊檐下,看着来往的人群,有点眼痴痴的,又有点空荡荡。满街的人却填不满求知无限的心,于是灵魂便搭乘着巴士,一起坠入希望的梦境。
市政广场人头攒动,没有几人关注水法喷泉,一侧的“钜记手信”很是火爆,各色的糕点挑逗着游客的味蕾,焦糖味四溢的葡挞吸引着我的脚步,黑椒牛柳、原味肉脯……嚼劲十足。
沿途的食街,别具特色。过了澳门邮局,随着人群我们向大三巴牌坊行进。初次感知大三巴牌坊,是在澳门回归时唱响七子之歌中,颇为惊艳。这座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是圣保罗大教堂的前壁,看着高耸的门柱和繁复的花纹,让我有种曾在意大利时的错觉,杂糅着欧洲风格与东方建筑之美,中西交融,不愧为澳门景观之首。
无法想象300多年前古人的超群艺术创造力,是如何累造了这座建筑。就是放在今天,恐怕也是不易的。可惜经过数次火灾,其他建筑消失殆尽。日月变迁,周围的人和物早已不复存在,只有这座教堂的前壁依旧诉说着世事变迁。
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与永恒同在。大三巴教堂是星辉熠熠的一点。历史演变,留下了这座永恒的牌坊,尤为可贵。朱自清曾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人和事还是应该坦然面对,创造该创造的,遗忘该遗忘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风雨终究敌不过艳阳,生活继续,阳光还是主调。我们不能为琐碎的烦恼扰乱生活的真谛,而是应该在漫卷黄沙风几许的悠悠古道和残垣断壁的秦汉长城上,独饮傲梅迎寒雪、菊黄霜满天的情思,在时间的残缺中感知残缺的完美。
斜阳晚照,霓虹初上,很是炫目。天色渐暗,启程珠海,白天的繁杂终究回归平淡,一个静字独得乾坤。几只海鸥追赶着海风,我的心继续追赶着希望,前进着……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