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饮食文化吃旦场咸鸭蛋

摘要:

想问你一声,吃过奇异果不?你是怎么吃的呢?

朱 积

想问你一声,吃过奇异果不?你是怎么吃的呢?

初时买到奇异果我是吃不出味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会吃——像吃雪梨一样削开皮吃,满嘴青叶寡淡味,水水的,还带点苦酸。之后,不管在哪,遇到奇异果,看都不看。

直到有一次,香港一位朋友教我怎么吃,才喜欢上吃它。按朋友吃法,满嘴清甜凉爽。咽下去,像果冻,嫩嫩滑滑香香甜甜的,清清凉凉的,舒服畅快。

吃电白旦场的咸鸭蛋,我发现,许多电白人都不会吃——我周围就没有几个会吃的。

不大相信吗?不怪你。你这么想,说不定也在不会吃之列呢。

电白旦场镇的鸭蛋自古就出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养鸭的人多了起来,专业水平迅速提高。鸭的品种经过无数次换代,鸭蛋质地更好了,产量更多了,名气更大了,各地客商云集,形成了鸭蛋交易的墟场。古时,旦场镇就是一个因鸭蛋而得名的乡镇,如今更加名副其实了。

全国凡有湖泊河流和大海的地方都出鸭蛋,池塘稍大的村落也出鸭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是说每个地方的人,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在求生存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同于别处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意识。鸭蛋不是人,没思想意识,按理应该差异不大,但事实上,还真存在一些差别。比如鸭的品种,比如鸭的生活环境,比如鸭吃的生物等等。

自小我就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故而走过不少地方,见识过许多地方的鸭子和鸭蛋。比较起来,西南地区产的鸭蛋、北方地区产的鸭蛋、江浙闽粤地区产的鸭蛋,是有区别的。有的地方的鸭蛋型瘦还带腥味,有的地方的鸭蛋蛋黄小,色淡,无油,吃起来干干的,满嘴生灰。以淡水鸭蛋论,江浙一带的鸭蛋以多油出名,但我还是偏爱沿海地区的鸭蛋。就咸鸭蛋论,我最喜电白旦场镇的咸鸭蛋。

旦场临海,海又是一个浅海湾,退潮时,裸露出广大的滩涂,微生物丰富,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多得很,鸭群整天在上面寻食,追逐,得意时还张开双翅,挺起胸脯,昂起脖子,迎着海风“啊,啊”几声,抒发着情怀。幸福的样子,人看了都禁不住要开心起来。看它们学着绅士走路的模样,营养自是别处的鸭子不能比拟的。因此旦场产的鸭蛋,蛋黄大,油足,肉嫩。

1984年我在原电白县委办公室工作时,曾专程到旦场作养鸭业的专题调研。那时,养鸭的核心区是生龙大队。我骑着一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跑了三个大队,在生龙跑的时间最长,那天一直到晚上七点半钟才与老乡告别。当晚月亮起得早,我一个人打着手电筒,在布满石头的小丘上胆战心惊地走着,尽管不时有晚风吹来,我还是走得全身冒汗——我自小不怕黑,不信邪,但确实担心认不准路,而且太晚了,晚餐都还未吃呢。好在,旦场镇办公室主任及时赶来接我。

那次调研,知道了旦场的咸鸭蛋多年来形成的制作习惯是用粗的生海盐填埋腌制,味匀,咸淡相宜。

那次下乡没有吃到旦场的咸鸭蛋。在电白县委办公室工作的八个月时间里也没有吃到旦场咸鸭蛋。吃到旦场咸鸭蛋,是到茂名市区工作后,而且吃旦场咸鸭蛋的机会多了起来。

旦场咸鸭蛋做法很多,吃法很多。在电白,一般家庭吃法都是蒸熟后,敲碎外壳,一口一口咬来吃,这是很古老的吃相了,往上算,算不清多少代了,这是祖祖辈辈都不会吃呀。

在茂名,正式场合招待客人时,只选一种吃法,就是用蒸笼清蒸,熟后打直切开(切勿打横切开)两瓣,摆在瓷碟里上桌。

切开的咸鸭蛋,蛋黄心呈红色,如旭日光晕,逐圈扩展,灿烂然有光泽;周边的蛋白润如白玉,红白相间处,汪了一圈闪闪发亮的蛋油。未端上桌,一阵清香早就弥漫了开来。

许多客人习惯了,一见切开的蛋就用筷子一小块一小块地挖来吃,把一瓣咸鸭蛋糟蹋得丑陋不堪。这样吃是吃不出好的感觉的,还浪费了不少。

要怎么吃呢?

奇异果与咸鸭蛋样子十分相似,但咸鸭蛋个子比奇异果大很多。吃奇异果时,也是打直切开,一分为二。之后,用汤匙把果肉完好地整块挖起,送进嘴里。但咸鸭蛋个大,一瓣咸鸭蛋,要分作一口半来吃——最好是一口吃,趁大家不注意时一定要这样吃,要好味就不要太绅士。女士倒是要注意淑女形象,可能要分作两口吃,绝不能再分小口了。但是,私人场合,还是大张狮口,一口一瓣地吃吧——为了不辜负人间美味,为了吃出旦场咸鸭蛋的好来。

亲们,下次吃旦场咸鸭蛋时,请记住我说的吃法。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