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陈年往事

我跟父亲学写春联

摘要:

时光不倒流,青春回不去。

杨振文

时光不倒流,青春回不去。孩提时跟随父亲学写春联走过的那段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永远不再回。可是当我每每想起,仍然记忆犹新,父亲栽培我写书法的良苦用心,令我终生铭记。

父亲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有兄弟姐妹7人,3男4女,按顺序他排行第六,村民们亲切地叫他做“六叔”。父亲读书求学时,非常刻苦用功,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他的钢笔字和毛笔字也写得很好,很有功底,书写流利,笔画刚劲有力,颇有行家之水准。

由于父亲书法好,不但为自家写春联,而且还惠及整条村庄,全村人家里有红白喜事,都喜欢找他代劳写这写那。为乡亲邻里服务,他做到来者不拒,乐此不疲,从不收费,深得村中老少喜欢和爱戴。

记得从懂事起,家里就没有买过春联,都是父亲写的。父亲从小就带着我写春联,刻意培养我练习写字学书法兴趣。在小学阶段,父亲每每摆台写春联,我都在现场仔细观看父亲如何裁纸、叠纸,而父亲总是边写边教,从执笔下笔,怎样注意线条,怎样搭配才美观等,逐一讲解我听,想法设法激发起我写书法兴趣,久而久之,我竟然蠢蠢欲动,想亲自动手挥毫。

机会来了,在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新春佳节前夕,在父亲鼓励支持下,在家院子里摆台写春联,这次我当主角,父亲当配角,父亲鼓励我放开写,大胆写,写得不好也不要紧。可是,我写了一次不满意弃掉,又来第二次,还是不满意又废掉。可是当我第三次写的仍觉不达意,父亲却不准我再废掉,说纸汁笔墨不要浪费,并说我字发挥自如,写得不错,比前两次的要好,春节就贴我写的春联。我不同意,说还是贴你的,你的写得刚劲有力。最后,我拗不过父亲,在家里大门和东门都贴上我写的春联,就连厨房、书房、窗户、猪栏横额的小字贴,也一律贴我所写的。我当时不明白父亲为啥这样做,后来才理解父亲良苦用心,目的是培养我,鼓励我,来年再写再贴。就这样至高中毕业,连续3年家里都是贴我写的春联。

1974年的冬季,我参军离家,之后家里继续恢复贴父亲所写的春联,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家里从不用花钱来买春联。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我牢记父亲叮嘱,在站岗放哨和学习训练工作之余,坚持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挥毫,练习书法。我过去写字潦草,编出的墙报板报有些字官兵看不懂,大家就戏称我字为“蚯蚓”字。经过我坚持不懈地练习,久而久之书法取得长足进步,官兵们改变了对我“蚯蚓”字的看法,都表示喜欢看我挥毫写书法,更喜欢看我编出的墙报板报。虽然得到官兵们赞扬和肯定,但我还是不满意,与父亲刚劲有力书法相比,差距较大,无法超越父亲书法,永远是我的痛,父亲书法永远是我学习榜样。

如今,我和杨振昌弟的书法虽然写得不好,但兄弟俩酷爱文学,时有作品发表,在攀登文学高峰征途中兄弟俩比翼双飞。兄弟俩还先后加入了茂名市和茂南区作家协会,成为了两级作家协会会员。

1997年,也就是我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的那年,还不到80岁的父亲因病离世。这些年我在与文友一起聚集交流、举办各类活动时,偶尔也放下心情挥挥笔,写写书法。按照我如今的书法水平,自己家春联,更是可以自己书写来张贴。但是没有了父亲陪伴,缺少了父亲在时的动力,以及那种氛围和兴趣,就没有再提笔给家里写春联,而是在每年春节前夕,到春联集市一条街上选购自己中意句子的春联回家张贴。

不知不觉,父亲离我们而去已有20多年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年的6月18日是父亲节,在父亲节即将到来前夕,我有感而发,写下这段文字,深切怀念在九泉之下的父亲。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