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苏轼“冼庙诗”探究之五《和陶拟古九首》组诗的内容及结构探析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冼庙诗”,很有必要对《和陶拟古九首》这组诗的内容及结构进行分析。特别是作为总领组诗的第一首,更要了解多一些,把组诗作为一个整体来深入了解、探析,就会发现其结构严谨,为一组构思缜密的拟古之作。其第一首如下:

何火权

为了更好地了解“冼庙诗”,很有必要对《和陶拟古九首》这组诗的内容及结构进行分析。特别是作为总领组诗的第一首,更要了解多一些,把组诗作为一个整体来深入了解、探析,就会发现其结构严谨,为一组构思缜密的拟古之作。其第一首如下:

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

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

苏轼被逐出暂住的驿舍后,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便在郊外的桄榔林中建起了桄榔庵,苏轼终于居有定所。这桄榔庵实际上是茅堂三间,遗址位于现儋州中和镇坡井村。

此组诗共九首,从其一的“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始到其九的“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作结,我们应把这组诗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体悟,这样更容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及其内在结构。

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写这组诗的缘由。是由“有客叩我门”而起,写出了跟自己熟悉的客人进行交谈,交谈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构思上看应是一次谈话的记录,全诗以苏轼当下所感悟的海南民情铺展着谈话的场景,娓娓道来。“杂今古”是谈话的内容,即无所不谈,而谈话的态度则是“无何有”,即有什么便谈什么,随机言说,信手拈来。苏轼的本性在这里得到了张扬。

其二、其三、其四是组诗的第二部分。其二谈论的是自己的遭遇,“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体现出面对贫穷艰苦的生活,采取处之泰然的态度。“阿堵中”意指个人的修为已达到了超越穷通,到达自在之境界。其三是借用贾谊被流放的典故“鵩鸟来座隅”。鵩鸟者,贾谊之宅也,借汉代贾谊的不幸遭遇,发出个人的感慨。其中有“吾生如寄耳”的虚幻;“夜中闻长啸”的苍凉;“吉凶两何如”的迷茫。可以说,这些都反映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跟客人的谈话中,必然谈到自己对海南的印象。这便是其四的内容,苏轼道出了自己“稍喜海南州”的原因:一是“自古无战场”;二是历史悠久,“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把海南的黎母山和中原的嵩山、邙山相提并论;三是海南风景优美,纯真自然,“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其五、其六、其七是组诗的第三部分。既是苏轼跟来客交谈的内容,更是就“岭南圣母”冼夫人,及中原文化、中原被贬到海南的各类人进行了评述,并以史论人,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苏轼自己所取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其五便是著名的吟咏冼夫人的诗篇,把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及与海南的关系作了说明。其六与其五对比,冼夫人爱国爱民,老百姓纪念她、爱戴她;而那些欲壑难填的贪官污吏,如朱初平、刘谊两人如狂子般贪婪压迫黎民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竭泽而渔,不顾百姓死活,老百姓当然憎恨他们。其七借用典故,写了一个鸡窠老人(活了数代),“及与唐人游”,从唐及宋,引入唐代被贬到海南的一代名相李德裕及宋代被贬到海南的卢多逊与丁谓进行对比,李德裕是贤相,得到老百姓的肯定和纪念,而卢与丁则是祸害百姓的奸臣,突出贤与奸的对比。并且借用吴公子季礼的典故,“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表达了自己归隐在这里,顺其自然,不改本心,以享天年。

其八、其九是组诗的第四部分。其八写了桄榔庵前的清水池,池中荷花四季不绝,选取了“小芙蕖”、“玉井莲”的形象,赞叹海南超绝的环境。其九则是选取了“黎山幽子”的形象,写了一个“生不闻诗书,岂知有孔颜”的樵夫,对苏轼也敬爱有加,“遗我吉贝布”道出了普通百姓都对苏轼非常敬重,写出他与海南百姓的深厚感情。这样写来,总结全诗,以“形槁神独完”的人格理想,认同海南文化,表达了自己已逐步适应了海南的流放生活,爱上了这片土地,与这里的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这简要的探析中,我们了解到组诗的第三部分,是苏轼与客人谈论与海南相关的历史人物,在谈论中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历史人物的特点,特别是忠与奸之间的区别,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冼夫人,特别写了整一首诗,可以看出冼夫人在这组诗中的分量。接下来,便是对被称为“冼庙诗”的组诗第五首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