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柿”曾相识

摘要:

疫情突发前的那个晚上,我到超市购买物资。

■郑金师

疫情突发前的那个晚上,我到超市购买物资。那几只柿子就那样安静地摆在货架上,等着人们来带走它们。比起热闹的蔬菜区、肉类区和油米区,它们显得太落寞,扁平的个头并不均匀,红色的外皮中还夹杂些许青白色,而它的左边是饱满红润的提子,右边是硕大的苹果,如果说水果是这次管控中的必需品,也不会有谁想要买它们回去,毕竟它们太不起眼了。可它们低廉的价格打动了我,我还是挑了几只放进购物篮。

于是在那些居家的下午,做完核酸检测后,我和女儿坐在阳台上享受美味的柿子。放了几天的柿子依然没有变软,我才知道这种是脆柿,坚硬是它的底色,脆甜是它的特质。削开皮后,我把结实的柿肉对半切开,里边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点像冰糖心苹果,轻轻咬一口,脆脆的,格外爽口,一种清甜在齿间荡漾开来。吃着清甜的柿肉,思绪又回到童年时代。

那时父亲还是一个水果小贩,他的老式自行车篮子里总是装满各种各样的水果,最常见的是苹果、梨、芒果和橘子。柿子是当地罕见的水果,也是他进货较少的水果之一。一年中,只有在柿子熟透的时节,我们才能吃上它。但彼时的柿子不像如今的柿子这样脆甜,它们的个头更小,皮厚,肉质生涩,吃完舌尖是苦涩的,还有一丝麻麻的感觉。

父亲说,吃起来嘴麻的柿子只有八成熟,要将它放在水里泡上一个星期才能吃。父亲所说的水,并非自来水,而是村里那口公用水井里的水。那口幽深的水井,我们永远也望不到底,它的水是冰凉的,夏天泼在身上凉丝丝的,可舒服了。我们吃柿子是在夏末秋初之际,天气还没转凉,井水却格外凉了,泡在水里的柿子摸起来也是凉凉的,仿佛染上了井水的温度。它们看起来和先前没什么不一样,我们期待的变软和颜色加深都没有出现,一天天地泡着,逐渐耗尽我们的耐心。在一个傍晚,我们终于忍不住,偷偷从水缸里捞起那些柿子,用刀子削去皮后,大口大口吃起来。用水泡过的柿子,吃起来仍是硬邦邦的,不过口感好多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到这样的柿子,何曾不是一件美事!

后来长大后,我到外地求学,很少再吃到父亲自行车篮子里的水果,每当我到水果摊买水果,总会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那些柿子、李子、桃子、芒果和石榴……在过去的年例期和春节,它们的香气装满了整个屋子,也装满了我的童年。

而现在,这些岁月离我已经很遥远了,父亲的单车换了一辆又一辆,他再也载不动一两百斤的水果。在父亲老去的日子,买水果和吃水果的人对换了位置,有时他会抱怨我们买的水果酸、贵、不好吃。我十分认同他的话,如今的水果无论价格高低,都无法使我们找回小时候的那种味道。那些味道的背后,是父亲日复一日的起早摸黑、苦心经营,正是那一篮篮沉甸甸的水果,让我们拥抱了各自期待的人生。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