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农旅融合让农耕文明绽放异彩

摘要:

 夏日里,阳光下,风吹稻浪香。在远近闻名的古丁梯田,连片稻穗闪耀着金灿灿的丰收原色,层层叠叠的稻田进入收割期,村民挥起手中的镰刀收割水稻,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茂名网讯 夏日里,阳光下,风吹稻浪香。在远近闻名的古丁梯田,连片稻穗闪耀着金灿灿的丰收原色,层层叠叠的稻田进入收割期,村民挥起手中的镰刀收割水稻,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这是茂名日报全媒体日前向读者展现的高州市古丁镇发展山区绿色优质水稻种植打造观光农业的动人场景。古丁镇地处高州市东北部,海拔约400米,半山区型的气候特征明显,冬暖夏凉,适合优质水稻生长,村民用传统方式种植,山泉灌溉,有机培育。这里的“19香”丝苗品种穗多粒大、结实率高、田间抗性好,保留了大米原有香味,油光闪亮,口感好。每年到了收获季节,游客与客商纷至沓来,产品还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历史久远的古丁梯田,不仅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盘活了土地资源,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而且在引入农旅产品发展农耕文化上开辟了可行路径,打造了“农村+文化+旅游”的崭新名片。古丁梯田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从几百年前开始,开拓者上山垦荒,垒坝造地,辟出一块块梯田,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辛奋斗,形成今天古丁镇内众多梯田,积淀了独特的梯田文化。高州市与古丁镇制定梯田发展规划,引入专业旅游公司,着力将古丁梯田打造成富有文化内涵的农旅融合景观带。今年4月,古丁梯田举办首届插秧节,以蓝天为景,梯田为台,山雾为幕,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也带旺了民宿、餐饮、土特产销售等产业。用村民的话来说是依托家门口的绿水青山,打造出自己的金山银山。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经济界曾流行一句话:“农业文明时代平原最值钱,工业文明时代沿海最值钱,生态文明时代山岳最值钱”。年代悠久的古丁梯田在农旅融合中焕发青春与生机,告诉我们珍惜和保护利用本土资源禀赋,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构建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的全新产业格局,实现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才能创出更多茂名乡村游的特色品牌。

古丁梯田农旅融合景点的成功开发,催生了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追忆,打开了乡情与乡愁,对重塑乡村文化寓意不凡。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南方地区,水稻种植与稻米清香往往是人们乡愁的记忆点。而在一些地方,随着大批劳动力的向外转移,造成许多乡村日渐凋敝。伴随水稻种植的萎缩,往往还有农耕文化的流失。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弃耕地的复垦和异地垦造水田,使几十万亩弃耕地重新变成高产水稻田,不仅为稳住粮食生产打下根基,而且让农耕文化重新回到广袤的农村大地。一粥一饭总关情,在古丁梯田,连片金黄色的水稻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挂满枝头。许多游客下田割稻打谷脱粒,回到了儿时的农家回忆;不少不谙农事的城市青少年,体验了耕作的艰辛与收获的欢乐。古丁梯田开垦的故事,让人们对前辈胼手胝足创业有了真切体验,许多人在临走时不忘带上一袋刚收获的“古丁米”,让乡愁久久在舌尖回味。可见,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农耕文明并未湮没,挖掘传播农耕文化,传承本土历史文脉,将生态之美转化为文化熏陶,能给予人们更多精神慰藉和心灵滋养。这是古丁梯田文化开发给我们的启示,更是为乡村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文化价值与文化品位的要义所在。

特约评论员 蔡湛

 

编辑:林奕余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