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老友张伯找到我吐苦水。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他,现将事情和盘托出,希望读者朋友为张伯出出主意。
■陈冲
近日,老友张伯找到我吐苦水。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他,现将事情和盘托出,希望读者朋友为张伯出出主意。下面是老张一番话。
都说养儿防老,事实上这话不知如何说好。说我儿子啃老吧,也许重了,伤了他的自尊。但平心而论,与儿子在一起,我不开心,不愿意,甚至烦恼、生气。
举例说,他称自己在乡下建了房,主体完工了,没钱了,清理一下建筑垃圾,自己动动手,应该吧,正常吧!但他不干,年过七旬的我自己动手。作为常人,老爸这把年纪了,还得亲自动手清垃圾,且房子号称是你的,作为儿子,总不能熟视无睹袖手旁观吧。但儿子真的这样做了,撇下老爸在清理垃圾,他心安理得呼朋引伴去钓他的鱼了。如此儿子,你说说,作为父亲,心里是何滋味?能不怄气吗?但怄气又有何用?他接受你的批评吗?听得进你的意见吗?没有。所以,我只能沉默,装作糊涂。
房子主体建好了,他手中无钱。我见状,掏尽老本,为他搞装修。作为儿子,应该感激吧?没有,反倒嫌弃老父装修不合他“心水”,指指点点,说这儿装修得不漂亮,那儿也装修得不理想。此时的我啊,真是感慨万千,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养儿伤老!
平日父子分居两地,儿子很少打电话,但一来电话,就是要钱。所以,我一见儿子电话,就头疼。给嘛,无底洞,无了休;不给嘛,唯一的儿子,又怕伤了感情。真是做人难,做人父亲更难!
我这人的秉性,不向别人借钱。我的原则是,“有钱就花;无钱‘悭悭使’”。但想不到退休了,儿子却要我拿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30万元做生意。知子莫若父,我不同意。亲戚却慷慨地借给了他。两年之后,亲戚说手头紧,问他还钱。他哪里有钱?还不是再次向老爸开口?我哪有这么一大笔钱?万般无奈,只能以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整日吊儿郎当的儿子,哪里有钱还?退了休的我,只好拼了老命,外出打工,总算为儿子还清了贷款。作为儿子,应该感恩吧?不但没有得到半句感谢的话,还似老爸为他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般。
我知“家丑不可外传”,但自己实在憋得慌,憋得难受,只好向老友吐出来,舒服些。
听完老张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类似老张的烦恼,我看不少老人也有。这个问题,值得同情,更值得大家去反思、探讨。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